然而還不夠完美。
盡管這些題目已初具明代晚期八股雛形,但整體難度偏低。
這絕對不行!
雖然胡惟庸定制的完整試卷僅適用于會試階段,但眼下童生試之際,也得讓士子們提前體驗一番高難度內(nèi)容,讓他們感受下真正考驗的分量。
不然豈不是辜負了自己曾經(jīng)寒窗苦讀的意義?
想到這里,胡惟庸放下試卷說道:
“此題穩(wěn)妥周正,并無明顯瑕疵,諸位皆是經(jīng)驗豐富的長者,胡某并無異議!”
這句話剛出口,那些副考官們的嘴角幾乎都要咧到耳朵邊去了。
看似評價不高,可偏偏這種評價才最為真實。
畢竟這不是撰寫華麗文章,非要追求卓越非凡、立意深遠、吸引眼球才行。
若能得到“穩(wěn)妥周正”“無明顯瑕疵”的評價,他們已經(jīng)心滿意足。
未來某一天升官時,這評價或許就能派上用場。
然而,眾人道謝之后,胡惟庸又補了一句:
“如此,胡某再添一道題,置于末尾!”
“若有人能答出此題,評閱時可提升一等;若未能答出,亦無需降低等級!”
話音未落,他便提筆疾書,在試卷后的空白處迅速完成。
此刻,因試題保密規(guī)定,留在職房中的全都是此次科考的相關(guān)人員。
他們對科考流程再熟悉不過,然而,當他們目睹胡惟庸所寫的題目時,一個個目瞪口呆地盯著他。
看著自己寫出的題目,胡惟庸?jié)M意地放下毛筆。
他抬頭看著眾人驚愕的表情,假裝不知情地問:
“諸位似乎對本官此題有所不滿?”
“無妨,胡某并非固執(zhí)之人,雖承蒙圣上信任擔任此次恩科主考,但這差事非我一人所能獨攬?!?/p>
“諸位皆是此次恩科的一員,有任何意見盡可直言!”
眾人看了看試卷,再看看一臉真誠的胡惟庸,簡直被堵得說不出話來。
胡大人,您這話誰能信?。?/p>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我們,您這個主考官的位置背后站著皇帝嗎?
還威脅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