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處處懸著連綿燈火,玉宇瓊樓被映成一片影綽輪廓,盈盈閃閃,不啻琉璃世界。
她想起自己尚且年幼時,在瑯琊郡的老宅子里,莫要說是爬樓,便連樹也爬過。
阿爹很少留意她,阿娘倒是會憤憤揪住自己,她挨過幾次責打,后來也就學乖了。
帶著幾分苦澀的回憶像潮水一樣涌上來,繼而又被她強行甩開。
阮窈輕手躡腳避過客院外的侍女,待繞出了院子,一顆心才稍松。
沿路侍女伶人汲汲忙忙,兀自忙于奔送酒食,并無人注意到她。
可她要如何尋到裴璋呢……
阮窈咬住下唇,仰頭望向燕照園正中燈火最盛的高樓,擇了一條幽靜些的路,決定先去近前找人打聽一下他的行跡。
誰知才走到樓閣外的小道上,一名管事侍女恰在檐下瞧見了她,揚聲道:“站?。 ?/p>
阮窈渾身一僵,正想著要如何對付,就被侍女一把抓起手腕,推著她向樓閣的側門內走?!霸ǖ墓~娘剛剛沖撞了端容公主,這會兒被罰得連身子都直不起來!你趕緊去替一替,客人都已入席了,哪還能耽誤……”
阮窈顧忌頗多,不敢與她當眾起沖突,三步兩步就被推進了更衣房。
見房內只有兩三名梳妝的女子,阮窈低聲哀求那管事的侍女,推說自己不善于箏,“姐姐,我若這般上去,恐會壞了貴客們的興致?!?/p>
侍女望著她直擰眉,怒聲道:“莫非《南山有臺》你都不會奏?你姓甚名甚?又是如何在園中伺候的?”
她語調高,旁人紛紛側目而視。阮窈心焦如焚,鼻尖都滲出些細汗,只得隨那妝娘在鏡臺前坐下。
所幸她雖然對樂器無甚興趣,從前卻被阿娘逼著學了不少,蒙混過關應當不算太難。
妝娘取下阮窈臉上的面紗,“啪”的打開梳妝匣,一雙巧手起落
幾回,就在她臉上抹了好些顏色,又急急給她重換衣裙,再另挽發(fā)髻。
匆忙間,阮窈頭發(fā)絲都被妝娘扯下幾根,剛在心里慍怒地腹誹了一句,就被侍女催趕著起身去往貴客所在的得月廳。
到底是為著公主壽誕而獻曲,講求雅致,樂姬都以輕紗覆面。那妝娘又急呼了聲,追出來將面紗戴在阮窈臉上。
她隨眾樂姬進入得月廳,饒是沿路低眉垂目,仍被這潑天的金碧輝煌晃得迷了眼。
原來整座廳堂地磚以白玉鋪就,綴明珠為燈,熒熒輝光,映如白晝。
行過禮后,阮窈小心學著身前樂姬的動作,在瑤箏前坐下,撫了撫箏弦。
數(shù)雙素手輕攏慢捻,箏聲自高臺上徐徐飄下,如珠玉漸落,銀瓶乍破。
慢彈回斷雁,急奏轉飛蓬。
眾人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賞曲間隙,偶有輕聲喧笑,一派祥和諧美。
阮窈一顆心卻跳如擂鼓,再如何也靜不下來。
她已有一年多不曾碰過箏,十指比預想中更為艱澀,脖頸后爬滿了細細的汗珠。
一曲過半,阮窈指尖顫了顫,慌亂中不由看向座下。
彈錯了!
萬幸只是一個輕快的短音,興許身側有樂姬能夠察覺,可座下的貴客們應當是聽不出的……
她正竭力令自己平靜下來,下一刻便對上了雙清泠泠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