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荑日思夜想的男人名喚蕭郎,自然,不是裴璋的父親。
紙張上除去對漫天神佛的哀禱,更有著對自身命運的血淚之訴。甚至……偶爾也有對自己孩子的厭惡。
馮荑不喜這個她本不欲生下來的孩子。
這孩子于她而言,更像是痛苦和不甘的見證,且深深縛住了她。
妙靜很早就同她說過,裴夫人曾在山寺里斷發(fā)出家。后來在建康,崔氏的家主又說是裴璋的父親逼瘋了馮荑。
過往種種所見所聞,不知不覺間,就仿佛推著她站到了春冰之上。且阮窈足下的冰塊并不大,所以她寸步難移??伤高^這塊冰,分明窺見了極大一片深不見底的寒潭。
裴璋此人,遠不如外人看起來那般白璧無瑕。
他的父母也并非是正常的夫妻,他父親既然能對妻子如此,也不難想見對待兒子的方式。
也興許是因為這樣,裴璋才顯得有些缺乏感情,行事也格外強硬。
可人非木石,七情六欲貪嗔癡,都是自出生起便要伴隨人一生的東西。他似乎缺失情愛帶給人的恩慈之心,卻又并非真的無情無欲。
她的神魂不由愈發(fā)飄散開,忍不住胡思亂想。
倘若……他從始至終都不曾強迫她、輕薄她,自己又會否也喜愛他?
阮窈在床榻上翻來翻去,心緒亂如麻。
可最終她還是緩緩睜開眼,眸子里只剩一片清明。
說到底,這些都是他的因果,他的業(yè)力,是他自身應(yīng)當跨過去的東西,又哪里輪得到自
己來大言不慚地憐憫他。
在這亂世之中,他早早失去了母親,可她也失去了阿爹和阿兄,不是嗎?
雖說人的痛苦無法度量,更不能做比較,可相比起來重權(quán)在握、錦衣玉食的裴大公子,阮窈還是覺著,她自己才比較可憐。
她不能忘了自己姓甚名甚,不能忘了阿娘,更不能忘了齊慎的枉死。
夢話是極好看的人,可惜卻不是個好人……
連日車馬勞頓,阮窈本也不會去等裴璋回,而是早早就歇下了。
約莫是因著又回到這片故地,她輾轉(zhuǎn)入睡,夜深卻忽夢起少年之事。
阮窈睡得不算沉,被身旁的人攬進懷里的時候,縱使那人動作十分輕柔,她卻仍是一下子就醒了過來。
夢中模模糊糊的一切便如浸過水的墨畫,暈染、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