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大婚的嫁妝是在大婚前兩天發(fā)的。
柳景玉的嫁妝不少,從柳府發(fā)出,順著大街一路往太子府去。
許多人都去看了熱鬧,暗中比較這位景玉縣君和當初的太子妃,哪一位的嫁妝更盛。
多是不可能多的,必竟祖制壓在那里,柳景玉想超過季寒月的嫁妝是不可能的。
抬數(shù)不多,但可以在每一抬上面放的滿滿登登一些,這樣雖然擔數(shù)少了,但實在貨還是挺多的。
當頭的是一對皇后娘娘賜下的玉如意,看著也很顯眼,美玉無瑕,極品的東西。
至于其他的嫁妝看著卻沒眾人想象中的豐厚。
臺數(shù)上比不了不說,就盈實程度也差了一些,有些抬數(shù)看著就象是分開來湊數(shù)子的。
倒不是說柳景玉的嫁妝不豐厚,只是沒有想象中的豐厚,但是比起其來人來說,還是十里紅妝,一騎絕塵的。
從柳府通往太子府的路上,許多人都在看熱鬧,有些人甚至為了早早的看個熱鬧,在路兩邊的茶肆、酒館,定了一個包間。
一邊瞧著柳府發(fā)嫁妝,一邊說起之前景王在英王府門前求見,一再被拒的事情。
聽說是景王做了什么錯事,引得這位王叔不愿意見景王,景王一再的求見,這位英王也沒有松口,最后只能無奈的回去。
這事情如果只是一天,也不會被人這般議論,偏偏這位景王連著三天,每天都是早早的過去,被拒之后也只能在外面候著,等到午膳時才回去,下午又去,晚膳前回來,可見是誠心的很。
可就算是這么誠心,這位景王也是在第三天上才被引了進去。
有人說這位景王惹了大事,求到英王門上,英王幫不了,這才拒了他,另有一種說法就是景王惹到了英王,這是奉皇上之命,來求英王原諒,否則以他皇子之尊,怎么能這么委曲求全。
不管是哪一樣,都讓人覺得深思。
許多人之前暗中覺得景王和太子之爭,很有幾分玄妙,就算景王沒有太子的名頭,這位太子也沒占多少優(yōu)勢,鬧了這么一出之后,大家忽然覺得這位景王其實也沒想象之中的有能耐。
這種事情如果是太子殿下遇上的話,至少不能讓他在英王府門外一直吃閉門羹。
百姓們知道的終究是淺了一些,有些話就算有人知道也不敢往外傳太多。
不過也有人說太子最近也沒有出門,不知道是因為要成親了,還是因為其他的緣由,景王和英王的事情,看起來不起眼,但誰知道這種鳳子龍孫之間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情人。
況且太子又不是女子,成親之前也無須顧忌太多,又不需要躲著人,怎么連著幾天不出門了。
難不成,也跟景王一般受了罰?
暗中猜測的人很多,借著這一場看嫁妝的鬧劇,大家找了一兩個合心的朋友,暗中議論幾回。
曲莫影原本是不想去看熱鬧的,而且她這會也不太方便,馬上就要輪到她成親了,無奈劉藍欣特意的過來,又說在京城沒有朋友,一再的邀請她一起去喝喝茶,并且表示不會讓外人知道,順便看看未來太子妃的嫁妝。
曲莫影想了想之后,便應(yīng)邀了。
兩個人帶著下
人出門,茶肆里的包間是劉藍欣早早訂下的,還挑了一個好位置,就在二樓正當街的一個包間里。
今天這一帶的人還特別的多,如果不是早早的訂好了包間,這會過來的是訂不到包間的,她們兩個一路上來的時候,還聽到有人在問伙計,伙計都是這么回應(yīng)的。
等她們坐定,有伙計上來問,兩個各派出一個丫環(huán)去點一些合心的糕點、茶水。
沒一會兒,兩個人面前已經(jīng)各上了一壺茶,和幾樣精致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