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也喝了不少酒,臉上泛著紅光,但他并沒有喝醉,笑道:“張俊同志,今天的事情,我也很為難,孟部長畢竟是上級組織部門來的客人,真要不給他喝酒,咱們臨溪就要把他得罪了?!?/p>
張俊知道他想說什么,擺擺手,道:“沒事,是我太過沖動了。書記,你處理得很好?!?/p>
他說的是真心話。
一個市里的兩個主官,有如夫妻之間,一個霸道,一個溫柔,相輔相成,合作才能久遠。
他很佩服李向東的應變能力和忍耐能力。
剛才他的確有些盛氣凌人,而李向東很好的彌補了他的缺點。
李向東感慨的道:“我也不想喝酒,可是,不喝能行嗎?不得行??!”
張俊點頭,表示理解,道:“書記,我倒是希望,咱們省里盡快出臺禁酒令。國內很多兄弟省份,早就出臺這種文件了。”
兩人說著話,一起往外走。
“張俊同志,下午的招商會,咱們大概能拿下多少訂單?”
“書記,其實我們要的不僅僅是訂單,而是合伙人。”
“我不理解的是,以前散戶們單打獨斗,我看他們的皮革制品,銷量還不錯啊!為什么我們成立正規(guī)大廠以后,銷量反而不行了呢?這是什么道理?”
李向東說到這里,又怕張俊誤解,補充道:“我不是質疑皮革廠的改革,也不是懷疑你的領導能力,我就是費解而已。”
張俊并沒有多想,因為他知道,李向東是真的不懂經營之道,于是耐心的解釋道:“以前的散戶,都是做低端產品,利潤低,污染大,賺點錢就賣。所以咱們市里的皮革產業(yè),做不大,也做不強。我們現在的工廠,排污達標,成本提升,如果再生產低端產品,那就無利可圖?!?/p>
李向東也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通,恍然大悟,道:“我們現在走的是精品路線,所以以前的經銷商都用不上了?是這個道理吧?”
張俊笑道:“大抵如此吧!我們必須走精品路線,才能把皮革產業(yè)做成支柱產業(yè)。國內外并不缺皮革市場,但我們需要打開市場!”
李向東連著說了兩聲好,問道:“那么,這次招商會,咱們有什么把握嗎?”
張俊不想把話說得太滿,只道:“我們拉來了好幾家國內有名的皮具公司,如果我們能拿下他們的代工合同,那我們的皮革廠,就能盤活了!書記,你有空沒有?一起參加這個會議吧?”
李向東笑呵呵的道:“行啊!我也去看看!”
正說著話,張俊的手機響了。
他掏出來一看,是莊文強打來的。
剛接聽電話,便聽到莊文強哀嚎道:“張俊,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