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太陽快要落山了,易連學等人終于來到了那座無人問津的小土丘。
易連學吩咐手下,圍著這座小土丘檢查,看看有沒盜洞,同時挖土取樣。
雖然易連學也覺得,張俊并不懂文物和考古,但易連學知道,張俊是個領導,而且是文物局的直接主管。
張俊吩咐的事情,哪怕再不靠譜,易連學也必須認真完成,這與學術和專業(yè)技能無關,這是官場的規(guī)則,也是為官的訣竅。
這時,有個村民模樣的中年男人,扛著一把鋤頭,從那邊走了過來,看到易連學他們,問道:“你們在這里做什么呢?”
易連學瞅了他一眼,道:“老鄉(xiāng),我們在這邊做科考工作?!?/p>
做考古的,也算是科考。
(請)
n
被人鄙視
而且他們是來找墓的,當然不能直接說出來,該有的保密工作,還是要做到位的。
中年農民笑呵呵的道:“科考?這小山上啥都沒有,連樹都不長,考什么?考土嗎?”
易連學順勢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掏出毛巾來擦汗,和老鄉(xiāng)嘮嗑,道:“是啊,咱們就是來考察土地的?!?/p>
中年農民把鋤頭從肩膀上放下來,雙手扶著鋤頭把,笑著問道:“那你們考察出來了沒有?為什么這塊土地不長樹木?”
易連學用鏟子在附近鏟了幾下,捻起一把黃土看了看,說道:“這座山,都是不保水的黃土,所以很難讓樹木生長。其實,也不是所有的黃土山不長樹,要是種一些棗樹之類的樹,也是可以存活的。正所謂旱棗澇梨嘛!”
中年農民嘿嘿一笑,豎起大拇指,道:“不愧是搞科考的專家,厲害!”
說完,他又扛著鋤頭,慢悠悠的離開。
旁邊有人對易連學道:“易局,我看這個人有些古怪,他剛才聽完你的解釋,有很明顯的不屑眼神,別看他像個農民,他可不認同你說的理。”
易連學怔了怔,道:“是嗎?我好像也看出來了。你說,一個農民,憑什么瞧不上我們說的話?難道他比我們還懂?”
有人說道:“易局,你說這土丘也真是怪,為什么只長草,不長樹?難不成,真的是因為是黃土地不保水的原因嗎?”
易連學站起身,直起腰,手搭涼棚,四下看了看。
此刻日已西斜,一道晚霞鋪在無名土丘上,看起來蒼涼無比。
他搖了搖頭,道:“不管了,取樣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