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皇帝欣賞的目光,李易汗顏,他說那些,可不是為了幫皇帝政權(quán)穩(wěn)固,完全是讓祝顯之難受。
他不痛快,李易心里就舒坦。
等折騰夠了,就先把他送下去見見那些兄弟,接著,就是頂上那位了。
低垂眉眼,李易遮掩眼底閃過的寒芒。
再聊了幾句,皇帝讓李易退下。
在李易說之前,皇帝已經(jīng)有了這方面的安排。
都察司是父皇的心腹,辦的也都是父皇交代的事,雖不敢跟他叫板,但那股囂張勁,他很不喜歡。
父皇制了把利刀,他自不能落其后。
皇帝眸色幽沉。
李易從宮里出來后,去了翁尚書的府邸。
所謂人走茶涼,翁老頭擔(dān)任刑部尚書期間,鐵面無私,跟百官,別說交情了,沒交惡就算不錯了,他一卸任,門庭立馬衰敗下來。
“煩勞往里通報一聲,司劍前來拜訪。”李易朝門房溫聲道。
“司劍?”
翁敬眉宇間有著疑惑,他和此人還真是沒有過任何交際,不想他會上門來。
等了半刻鐘,李易被小廝引了進(jìn)去。
在偏廳,他見到了一面目方正,透著威嚴(yán)的老頭。
年紀(jì)約莫在五六十之間,身形微有些佝僂,有蒼老之態(tài)。
估計是被兩帝傷的不輕。
老頭子勤勤懇懇,結(jié)果兩個不當(dāng)人的,非逼得他給人讓位。
這么多年的付出,多少有點(diǎn)喂了狗。
“翁尚書。”
李易扶著推椅,站起行禮。
“什么尚書,坐下吧?!蔽叹囱劾镉兄猿啊?/p>
讓人奉了茶,翁敬就靜靜品茶,并未再多說一句,似乎李易根本不存在。
李易微挑眉,又到了比耐心的時候。
這方面,李易認(rèn)第二,絕對很多人認(rèn)第一。
倒不是他耐心不好,而是很多時候,這種不值得浪費(fèi)的時間,李易認(rèn)為沒必要。看小說,630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