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此刻已經(jīng)被抓進了都察司。
抿了口茶,李易手叩著下巴,揚唇笑了笑,這是對于上局失利的反擊呢,刑部尚書的位置,叫皇帝的人得了手,太上皇心里肯定不高興。
這不高興,不得做點什么。
于是,新上任的刑部侍郎,就成了發(fā)泄的口子。
也是一種威懾,告訴皇帝:老子沒死,你的翅膀就硬不了,我隨時可以把你的人弄下去。
激烈化了啊。
李易抬眸,看向窗外,眼里暗沉,斗吧,越激烈越好,最好能讓他撿個便宜。
御書房,皇帝一巴掌拍在案桌上,面色沉郁。
往昔父皇還會有所顧忌,現(xiàn)在是公然踩他的臉了。
都察司,這個機構(gòu),權(quán)利有些過大了,必須得壓制了。
“皇上。”
一太監(jiān)進來,將一封密信呈交給他。
拆開看了看后,皇帝眸子轉(zhuǎn)了轉(zhuǎn),有著思索之色。
入了都察司,不怕你骨頭硬,挨了一晚,刑部侍郎能說的,不能說的,一股腦都交代了。
在朝為官的,有哪幾個經(jīng)得起細扒,或多或少,都有點不干凈。
證據(jù)被都察司擺在了眼前,皇帝再惱火,也只能將刑部侍郎罷免,流放了出去。
刑部侍郎流放的第二天,李易榮升了,他應(yīng)該是楚國近年來,升級最快的。
都跟盛父同等級別了。
沒錯,新的倒霉蛋,呸,新的刑部侍郎,就是他。
無功無德,李易坐上了這個位置,反對的人,自然不少。
但不管百官怎么說,皇帝就是沒改主意。
把李易夸的天上有,地下無,直言是百年難遇的奇才。
李易聽的都捂臉,這尼瑪,估計要不了多久,民間就會盛傳,他跟皇帝有個一腿。
不然,皇帝怎么會色令智昏呢。
帝王犯錯,罵名往往在他寵信的人身上。
好名聲,李易大概和它真的絕緣。
淚流三尺啊。
但李易十分愉悅,對做皇帝手里的刀,他可是非常樂意呢。
祝顯之,很快,我們就能打上交道了,李易目光深遠,從我這里學(xué)了東西,怎么能不交學(xué)費呢。
這個行為,是要被狠狠譴責的??葱≌f,630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