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有人多的用法,人少也有人少的用法。
蘇子籍點首:“這幾人,你讓文尋鵬來施恩吧。”
停頓了一下,又道:“還有來為我慶賀過的賓客,我也要寫信一一請教。你隨我來?!?/p>
蘇子籍轉身向外走,野道人將寫了人名的紙張收起來,跟了出去。
蘇子籍一直走到了書房,進去,直接一指書柜一個抽屜,說:“里面這些信,你拿去,一一給我送去?!?/p>
野道人應了一聲,拉開抽屜,發(fā)現(xiàn)這個抽屜里放著的都是信,起碼有著上百封之多,從信皮上的字跡來看,都是主公親筆所寫。
這可是個大工程,野道人暗暗想著。
野道人用提籃將這些書信全部裝進去,這才一次提了出去。
一出去,就看見了在小廳里喝茶的文尋鵬,并且簡渠和岑如柏也都坐在一起了。
“諸位,你們來的正好,有任務下發(fā)?!币暗廊税鸦@子一傾,就看著眾人對著從籃子里倒出來的這堆書信發(fā)呆。
“這么多書信?”回過神后的岑如柏一臉驚訝,翻了幾下,更是驚訝了,“都是殿下的親筆信?”
“是的,這些都是主公的親筆信?!币暗廊藝@著,見幾人似乎有些話想問,就又說:“您們若是好奇,可以抽出幾封看一看?!?/p>
這一點,他是能做主,也是蘇子籍提點過。
“主公允許我們看信?”文尋鵬有些狐疑。
“是,都可以看,主公并無不可告人之處?!?/p>
野道人這話一出,文尋鵬也就不矯情,隨手一翻,抽出了眼前一封,信皮上寫著收信人是周立誠,這是給周立誠的回禮信,展開信瓤一看,發(fā)現(xiàn)上面所寫內容十分簡單,也十分公式化。
就是簡單問候幾句,回禮信大多有套路化模式,如果不想走套路化,也可以寫得十分文采風流,但從這一封的內容來看,太孫是完全沒打算走文采風流的路線,就是中規(guī)中矩的內容。
唯一值得稱道的大概就是字了,的確是宗師之筆,但內容上,卻沒什么可看性。
不過,繼續(xù)往后看,文尋鵬就微微一愣。
“這是……”
就見結尾處,話題一轉,詢問了一件事:“古之禮法,規(guī)范舉止,孤有所疑,孤要立宴,按古制如何立之呢?”
主公這是何意?
雖說這樣的問題問得也不算奇怪,畢竟周立誠是光祿寺卿,本身就是管這種事,有關宴會的細節(jié)問光祿寺卿,算問對人了。
可問題是,這樣的小事,需要主公親自詢問么?
哪怕只是一筆帶過的一個問題,似乎也沒有奇怪地方,說不定僅僅是寒暄一二句,可文尋鵬看到這里,還是無法抑制蹙眉,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
“不,不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