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來見自己是為了什么,提醒了這一句,的確幫了大忙!
正要說話時,卻見寧河王突然落淚,神情凄然,哽咽著說:“五哥,我被父皇這樣處置,斷不敢再爭奪什么,今天給五哥你出策,只想為我冤死的母妃討個公道,若五哥能幫小弟討回這個公道,以后小弟唯五哥馬首是瞻!”
說著,就離開座位,倒頭就拜。
蜀王忙也離座,雙手?jǐn)v扶,同時也微紅了眼,說:“好兄弟,日后若有那一天,哥哥我必不負(fù)你!”
“不但給你母妃還個公道,還必復(fù)你親王之爵!”
寧河王哽咽喚著:“五哥!”
兄弟二人又垂淚說了一會話,寧河王不便在蜀王府多待,擦拭了眼淚,平復(fù)了一會心情,就告辭離開。
蜀王這次親自將寧河王送出王府,見寧河王坐上了離去牛車,這才轉(zhuǎn)身回了正院。
才進(jìn)花廳,沒等坐下,就問跟隨自己進(jìn)來的人:“可打探清楚了?代王現(xiàn)在人在哪里?”
“回大王,小人已打探清楚,代王已離開代王府,入宮去了?!?/p>
“這個時辰了,竟還入宮去?”蜀王不由一笑:“代王,難道你也急了?”
請罪
黃昏,牛車行駛而過的聲音,能傳出老遠(yuǎn)。
蘇子籍挑開車簾,就見到雖然接近黃昏了,可街道上人流不衰,商鋪席棚也繁華,先是一笑。
前魏世祖,改宵禁為夜禁,由亥時三刻(20點(diǎn)30分)變成子時三刻(22點(diǎn)30分),據(jù)《京城坊考》記載,集市繁盛,“一街輻輳,遂傾兩市,晝夜喧呼,燈火不絕”!
大鄭大體上繼承了這政策,也保持了宵市,只有在“閉門鼓”后、“開門鼓”前還亂闖,才觸犯“犯夜”罪,笞打二十,可子時三刻很夜深了,沒有誰會亂跑了,明天還要工作。
要不是這樣,宮門就要落鑰了,自己哪能在這個時間去求見?
只是越行,蘇子籍臉色愈來愈是沉郁。
只見每個街道口都站著士兵,現(xiàn)在還早,只是盤查偶爾過往的行人,越是臨近皇宮,巡邏的軍卒就越多,蘇子籍都不必細(xì)看,就知道是什么情景。
“看來皇帝不僅在搜查望魯坊,對京城各處也都加強(qiáng)警戒,如果我所猜不錯,怕各個通向外面的城門要道都已被秘密盯住了?!?/p>
“這時有權(quán)貴出城,必被發(fā)現(xiàn),而入道者想要逃出京城,也接近著不可能的事?!?/p>
“京城現(xiàn)就是一張大網(wǎng),將所有人都牢牢網(wǎng)在了其中,雖然一時還沒能查出入道之人,但對擁有著生殺大權(quán)的皇帝來說,也不過就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