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里距離民變的地方還算遠(yuǎn),但能在這里耽擱的時間也并不多。
又等了片刻,去催問的人還沒回來。
蘇子籍已知道了答案,微微嘆了口氣。
文尋鵬在旁邊小聲勸:“主公,方大人還沒有來,怕……不會來了?!?/p>
這話說得有點(diǎn)含蓄。
但無論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都明白要表達(dá)的意思。
蘇子籍蹙眉,心里暗嘆,以前讀史書,發(fā)覺原本親朋故友,君臣父子,漸行漸遠(yuǎn),本總覺得是不能共富貴。
現(xiàn)在才知道,人形形色色,性格不一,還真未必是君父的原因。
“如此執(zhí)拗,就算是我,長久下去,怕也難容。”
過了一會,騎馬過去催看的人匆匆回來,翻身下馬,稟報:“太孫,小的一路過去,并未見到方大人的身影……再往前,已是不好再過去了。”
附近都有民變的跡象,再往前,很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到時將人引過來,就麻煩了。
蘇子籍皺眉,吩咐:“繼續(xù)派人尋他,若是攔截到方惜,就讓他避讓,不要回山?!?/p>
“是!”得到命令的人,再次離開。
蘇子籍此刻不打算再等方惜了,方惜有自己的想法,顯然不打算老老實(shí)實(shí)聽話,既是如此,那就盡力即可。
文尋鵬目光一閃,說著:“太孫,民變已起,臣還是覺得,相見不如不見,還是速速離開吧?!?/p>
就算這里暫時安全,但也不可能一直安全!
背后的人真正的目標(biāo)是太孫!
雖然要派人搞出大陣勢,用民變來殺死張岱,抹黑太孫的名聲。
但若能讓太孫遇到民變,出更大的事,太孫死在民變中最好。
是,對手臨時,不可能調(diào)死士,不可能變成武變,可只要有一二個刺客,就可能壞了大事。
文尋鵬知道背后人的籌謀后,就一直感到不安,覺得太孫的安危最重要,別人,包括他自己,都并不重要。
太孫留在這里,就是在冒險,張岱算什么東西,不過區(qū)區(qū)四品官,何必眼巴巴去見?
可文尋鵬才這樣說完,就聽到太孫擺手說著:“不,我們?nèi)ド缴?,去見張岱?!?/p>
去見張岱?
民變就是沖著張岱去,至少,表面上是沖著張岱去,太孫此刻去見張岱,不是正撞上民變?
若被人發(fā)現(xiàn)與張岱在一起,這事可就麻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