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顯靈的神祠,信眾一定會變得更加虔誠,虔誠的信眾人數(shù)多了,會有怎樣的力量,難道皇帝會不知?”
“更不用說,京城剛剛遭遇大難,真與這些神靈有關(guān),那這些神靈必定身負(fù)神力,并不是不能干涉人間,萬一記恨,豈不是要害了大王?”
正擔(dān)心著,就見代王更是站起身,一臉端肅莊敬行禮,答:“皇上有命,孫臣理所當(dāng)然要分憂,只是這樣多神祠,有不少信眾,一不小心,怕就會惹出大亂,孫臣來京不久,無人可用,實在擔(dān)心搞砸了?!?/p>
這話一出,眾臣都是知道,代王是不畏艱險了,不由暗嘆:“諸王之中,不想代王是風(fēng)骨最硬,只有擔(dān)當(dāng)?shù)娜??!?/p>
當(dāng)下一起看向皇帝,而皇帝也一怔,盯視蘇子籍良久,見蘇子籍才十八歲,還略帶著稚氣,神色卻毫不局促慌亂,十分干凈利落。
頓時心情復(fù)雜,沉默了下,緩緩說著:“你無權(quán)無人,朕都可以給你,不僅僅你原本羽林衛(wèi)可用,朕還賜你圣旨、王命令牌、天子劍?!?/p>
蘇子籍聽了,心中一沉,這事之難,自己難道不知道,自己說的話,也是試探,可皇帝卻一口允了。
心中一嘆,神色上卻二話不說,當(dāng)即跪倒:“既是如此,孫臣愿意為皇上為朝廷分憂!”
“既要處理神祠,道佛乃大頭,孫臣想起皇上允許,抽調(diào)人手,例原本清園寺的辯玄,孫臣也想許之戴罪立功。
皇帝見代王利索答應(yīng),也笑了。
“你能這么想,朕很欣慰,這些都是小事,朕都允你便宜行事?!?/p>
看來之前還是誤會了代王,雖代王的確也似有野心,與齊蜀二王仍有不同,起碼聽話。
哪怕知道自己讓其做的事得罪人得罪神,卻仍愿意去做。
這份識時務(wù),這份聽話,是皇帝現(xiàn)在最需要看到了。
“至于以后……”皇帝也不由一黯。
齊蜀二王對視一眼,都從眼中看到了幸災(zāi)樂禍,倒是魯王,看看皇帝,又看了看退回去的代王,心里微沉,總覺得哪里不對。
西南總督
齊王看著這一幕,不由暗暗冷笑:“代王以為這樣,就能得圣心了?可得罪了那樣多信眾,得罪了不知道多少有神力又不知底細(xì)的神靈,這得惹來多少麻煩?這些麻煩,難道只憑有帝寵、圣心就能平息?天真!”
外行人和內(nèi)行人最大區(qū)別就是這個。
許多人總覺得,自己是為皇帝辦事,出了事,皇帝總能保住自己——是,皇帝大部分情況下,可以保住臣子,可這同樣需要付出代價。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如果單純理解皇帝過河拆橋,就有點太膚淺了,更多時,民意難違,官意更難違,對觸犯了眾怒的走狗良弓,只要皇帝不付出代價保護(hù),自然會被灰灰。
蜀王亦是暗想:“代王不會真以為,只要乖乖聽話,父皇就會轉(zhuǎn)而支持?立太子太孫,雖是父皇敲定人選,可推動爭嫡的各方勢力,哪個不重要?便是父皇,也不會為了代王而與太多勢力為敵?!?/p>
雖逼迫皇帝立儲,這顯然也是走不通的路,但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