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感到自己的心在xiong中跳動得更加有力,她知道自己這種殘缺的建議已經讓皇上感興趣。她堅定地回答:“陛下,臣婦愿意繼續(xù)學習和思考,為國家的繁榮穩(wěn)定盡一份綿薄之力?!?/p>
她稍微停頓就一下,說道:“不過對于蕭讓,臣婦有不同的看法……”
你別再裝
皇上沒有想到她會主動提起蕭讓,自己終究還是想辦法把蕭讓留下了,這件事一定會讓崔安如不滿,這件事從一開始,他已經預見了。
只不過他權衡再三之后,還是決定這樣做。
他知道自己的心xiong如果想當一個明君,已經有些難了。
可是他真想在自己在位期間,留下一些漂亮的政績。
鎮(zhèn)國公父子曾經為了自己的履歷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是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他統(tǒng)治期間,他不允許有人的名聲超過他。
尤其是鎮(zhèn)國公不止一次救過他的命,這件事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他心頭。
作為一個從小就被當成帝王培養(yǎng)的人,皇上也清楚,權力的游戲中,忠誠與背叛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所以在鎮(zhèn)國公父子在外征戰(zhàn)的時候,他給了他們軍權,給了他們信任,給了他們極大的權力。
可是他也時刻警惕,以防鎮(zhèn)國公的影響力成為威脅。
從鎮(zhèn)國公救了他的命之后,他已經在防備,將來這份恩情會成為他的負擔。
身為只帝王,怎么可以虧欠別人?
一個鎮(zhèn)國公已經讓他膽戰(zhàn)心驚,結果崔振邦年少成名,更有超越他父親的可能。
他不能允許這件事肆無忌憚地往下發(fā)展,至今為止,他也不覺得自己錯了。
因為在他做了那件事之后,邊關的動亂還是平息了,大慶主動和談,兩國之間已經開始通商。
他相信將來他們之間的關系會更加融洽,更加不需要戰(zhàn)爭。
蕭讓的存在其實是雙刃劍,可以用來提醒崔安如,一切權力和屈辱,都是皇恩。
他一直覺得崔安如是個聰明人,至少不會讓自己這個當皇上的下不來臺。
結果他如今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是想錯了,這個崔安如竟然當著這么多人跟前,直接提起了蕭讓。
“安如,蕭讓的事,朕確實需要給你一個解釋?!?/p>
崔安如聽了之后,并沒有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