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歸矣。
但陳平并不認為秦二獲取民心,只是為了兩年后能夠順利招降項羽。
戰(zhàn)場之上刀劍無眼,
她又怎知項羽能活著被招降?
正如天幕所言,
新安城祭最重要的目的應(yīng)當是成為軍功爵制改革的基石。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
被坑殺的秦卒直系血親永免徭役,
那其他為秦戰(zhàn)死的秦卒呢?
將永免徭役作為改制內(nèi)容,秦二對軍功爵制的改革將會獲得所有秦卒的擁護。
此為造勢。
………
蕭何面色沉重。
秦歷15年,
項羽坑殺降卒二十余萬。
兩年后項羽降秦。
這段時間足夠秦人放下對項羽的仇恨嗎?
就算秦二以新安城祭獲得民心,但招降項羽一事還是太過冒險。
極易引發(fā)民變。
兩年時間,遠不足以讓秦二獲得如今這般聲譽,那時的秦人不會視她為圣皇。
若秦二向他問策,蕭何必定會建議她誅殺項羽,以全民意。
………
蒙恬、李信等秦將羞愧難當。
他們猜到太子招降項羽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