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和其他秦人爭搶,只要愿意遷移就能免除,看起來沒多大的生命危險。
但秦人還是更愿意去爭奪守驛站或是入伍的機會。
就是在大秦戍邊,也不過趕路幾個月。
趕路兩三年,這得是多遠的距離?
就算他們自己能接受長途跋涉,家中老幼怎么辦?
搬遷之后,還要“吃好多年的苦”。
好多年是多少年?會不會比服徭役還要苦?
這可不是一人服役,而是全家一起受苦。
即便有諸多顧慮,他們還是極為感激張良。
至少,他們有選擇。
………
嬴云曼放下心來。
她擔憂過全體免徭役的條件太簡單。
如果秦人都被動等待,守匈奴驛站和入伍的熱情減退,那就很麻煩。
不過她也不是特別擔心。
無私奉獻還沒有成為主旋律,人性就會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未來的她不會讓浴血換取權利的秦人后悔。
【田賦的免除主要考點在軍功蔭祖地,但也經(jīng)常會考張良與之同步推行的租田制?!?/p>
【42年怎么記!急急急!】
【怎么把年份忘了:秦二的2+2+2。】
【感恩。】
【嗚,樓主你但凡早一年發(fā)這個帖,我的歷史也不至于那么低的分?!?/p>
【租田制的考點記住租金為零就行?!?/p>
【這個倒是好記,說是租其實就是終身所有但不讓買賣,去世后還給國家嘛?!?/p>
未來的大秦非常長的時間里都不會缺地。
租田制主要是防土地兼并。
獨角獸
嬴云曼也知道為什么這會是張良的功績,因為她充其量給一個思路。
真正落實只能是由謀圣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