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坑殺的多是刑徒,秦卒對項羽的恨意就會大幅度降低。
即便有后續(xù)補充的“關中子弟兵”,也不可能是上郡軍。
嬴云曼不可能讓上郡軍加入章邯的軍隊。
項羽降秦之后,唯一能容得下他的地方就只有上郡。
她必是將項羽調(diào)去上郡以抵御匈奴,而韓信繼續(xù)收復秦地。
難怪項羽的飛羽軍是征匈奴的“第二軍”。
………
永免徭役果然和軍功爵制有關。
張良難掩悲色。
秦二用來威脅他的韓地徭役,原來是被項羽坑殺的韓人換來的。
原本幸災樂禍的趙人也再也笑不出來。
驪山的趙人刑徒也不在少數(shù)。
他們之前竟然在為項羽坑殺趙人而暗喜!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終于發(fā)現(xiàn):趙王什么都沒做。
秦二為坑殺自責,為被坑殺的秦卒親赴新安、以胡亥的頭顱為祭品舉辦祭奠,為秦卒血親永免徭役。
本該為臨陣換將負責的趙孝成王什么都沒做。
【由于無法確認這二十余萬秦卒的具體身份,只能查到有哪些人參與了對反秦聯(lián)軍的作戰(zhàn)?!?/p>
【所以只要是確認為死亡或失蹤的參戰(zhàn)者,都被視為免除徭役的對象?!?/p>
【我有疑問:免除這么多人的徭役,不會影響國家的運轉嗎?】
【當然不會,你可以永遠相信秦二的理智?!?/p>
【秦二給自愿參加徭役的那部分秦人發(fā)糧食啊。農(nóng)閑時期參役能賺很多糧食,那時候的百姓都餓怕了,誰會嫌存糧多呢?】
【也叫以工代徭役——從強制的無償徭役(有一點但不多,可以忽略不計),轉變?yōu)榘l(fā)工資的有償工作。】
【秦人銳減八百萬,糧食的產(chǎn)出遠超消耗,秦二免除部分秦人的徭役,其實也是在休生養(yǎng)息。】
【可是人少了種地的人也少……】
【放棄下田,只種中田和上田,糧食差額自然就出來了?!?/p>
【明白了!】
永免徭役之后,就可以自愿參役獲取很多糧食!
秦人將自己代入之后,頓時更加渴望被免除徭役。
黔首獲取糧食的方式極少,若能多些存糧,就能養(yǎng)活更多的孩子,而不是眼睜睜看著至親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