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天有意志,為何有干旱洪澇地震蝗災瘟疫?是天在無罪降罰嗎?”】
【“若天有意志,為何不救無辜百姓于戰(zhàn)火之中?是天在有善不賞嗎?”】
【振聾發(fā)聵!】
名家眾人:……還有這種好事?
墨家眾人一片寂靜。
這些問題其實他們也想過。
在遇見貧病交加蜷縮在角落等死的老者時,在看到水溝里的女嬰尸體時,在發(fā)現黔首食不飽腹而權貴以肉飼犬時。
可天若沒有意志,又有誰可以罰惡賞善?
張行長嘆一聲。
不是墨家要信鬼神,是墨家希望君王、權貴、官吏、百姓能信鬼神啊。
………
墨家的主張從來不為君王所接受,也沒有多少黔首知道。
但在看到秦二的兩段質問時,他們并沒有為秦二喝彩。
干旱、洪澇、地震、蝗災、瘟疫、戰(zhàn)火。
每一個都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
真的遭遇這些災難時,他們除了祈求上天,什么都做不了。
不是墨家主張?zhí)煲狻?/p>
是黔首們只能祈求天意。
大秦律法雖規(guī)定遇到災難時,官員會帶領百姓自救,官府會給災民借糧只需承擔一定的利息,還可以災年緩交賦稅——
可大災之前,黔首們就已經活得很艱難,大災之后又如何還得起?
何況還有官吏貪酷相逼、鄉(xiāng)紳趁火打劫……
【但墨家張行的反問也很經典,感覺秦二真不像那個時代的君王,換個人絕對會把墨家連巨子帶弟子帶追隨者一起埋了?!?/p>
【政哥:你在內涵我?】
【“大秦法不上君王,若君王有錯,又有誰能罰惡?”】
百家皆驚。
墨家巨子竟敢如此大膽?
這個問題但凡存有治國理念的學派都思考過,但并非都有結果。
法家兵家放棄思考。
儒家勸君王仁德。
道家勸君王無為而治,少干預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