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覺得松永久秀會有什么陰謀?”森好之虛心問道,他的確沒有看出任何不妥,三好軍中規(guī)中矩。
筒井順慶則微微皺眉,猛然想到一句話: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
“主公,敵人攻上大手口了?!鄙弥蝗恢赶虼笫挚诘姆较颉?/p>
大手口場地寬闊,適合擺陣。土橋也是4米寬的橋面,能容納武士騎馬、士兵列隊、物資運輸(如牛車)同時通行。
所以三好軍在通過土橋后,便向兩側展開,蟻附強攻。
蟻附,就是足輕們像螞蟻一樣的密集隊形,強行攀爬城墻(土壘)。
而在日本戰(zhàn)國時期,土壘的夯土工藝比較落后,難以維持垂直立面的穩(wěn)定性。
因為立面在面對雨水沖刷,或敵軍沖擊時,很容易發(fā)生坍塌。所以土壘大多采用帶坡度的梯形結構。
不過這種土壘也有優(yōu)點,斜坡會迫使敵軍攀爬時暴露在守軍火力之下(弓箭、鐵炮、滾石),難以使用長梯直接架設至墻頂。
且施工難度低,成本低,工期短。
筒井城的土壘,就是標準的上底2米,下底8米,斜面坡度45°的梯形。
筒井順慶順著森好之的指向望去,正看見一名攀爬的三好足輕被一箭射中,翻滾著跌入了水堀之中。
然而,這并沒有阻擋住后續(xù)的敵人。
在那落水的足輕之后,更多的足輕開始沿著土壘攀爬而上。
如此一來,不僅攻方的傷亡會不斷增加,守方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主公,大手口的壓力很大,用不用從搦手門抽調人手過去?”森好之試探性的請示,目光中透著懇切。
自從籠城戰(zhàn)打響以來,搦手口這里就一直風平浪靜,守軍們更是閑得無所事事。
究其原因,搦手門的橋梁是木質跳橋,攻方無法借此渡河進攻,只能圍困在外,防止守軍突圍。
跳橋就是吊橋,平日里皆高高吊起,僅在緊急情況下才會落下,例如逃生之時。
“不可!”筒井順慶本能地回絕,眉頭緊鎖。
然而話音未落,他突然眸光驟亮,眼中閃過算計的鋒芒:“且慢……準了?!?/p>
森好之頓時難掩喜色,單膝跪地:“遵命!臣即刻安排!”
立功心切的他明白,唯有投身激戰(zhàn),方能斬獲軍功。
若困守這太平無事的搦手口,怕是熬到籠城戰(zhàn)結束,也難有出頭之日。
很快,一隊50人足輕,在森好之嫡男森好高的帶領下,趕赴大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