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道:“真是無知小民,為了區(qū)區(qū)幾百兩銀子,連皇室的臉都給丟了!”
宮闈之事成為市井閑談笑料,對于弘歷這種很重視皇家顏面的皇帝來說,很不能容忍。
柏家本就是市井小民,逐利是本能;更重要的是,皇帝給柏家的優(yōu)待太甚,縱得柏家人不知天高地厚,從怡嬪就能看出她父母的性子,必然是驕橫跋扈的,如此行事,自然就沒什么可稀奇的了。
皇后看著弘歷心道,這場官司鬧劇的根源在皇帝身上——他太過優(yōu)待柏家,卻又沒有給予適當(dāng)?shù)募s束禁令。
富察皇后不免由此事警戒自己,要多多約束富察家,不可犯柏家這樣的錯誤。
她問皇帝:“您預(yù)備如何處理這件事?”
弘歷道:“柏家人倚恃生事,當(dāng)真可惡,不可留在京城,朕會立刻令人遣送他們回蘇州?!?/p>
皇后補充道:“這種淺薄之人,回蘇州后只怕也不會安分吧。”
弘歷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朕會寫密信給江蘇步政使與蘇州織造等人,命他們嚴(yán)加看管柏家人。”
他想了想,又道:“還有蘇家與陸家同樣如此辦理?!?/p>
蘇家是純妃的蘇家,陸家則是陸薇的陸家,雖然這兩家目前沒犯事,但托怡嬪家的福,也一并納入了皇帝重點看管的對象。
因?qū)︹鶍甯改傅脑愀庥∠?,弘歷現(xiàn)在對怡嬪也那么一點芥蒂了。
最后才想起來處置那個最最微不足道的胡道士。
因先帝雍正信佛好道,宮里一度被道士們搗鼓的烏煙瘴氣,當(dāng)時還是皇子的弘歷內(nèi)心非常厭惡道士之流,但為了向號稱的“圓明居士”皇父看齊,捏著鼻子也依樣給自己搞了一個“長春居士”的名頭。
這都是他不愿再提的黑暗往事。
他道:“先打五十板子,再令其還俗,家產(chǎn)充歸官府。你看怎么樣?”
皇后笑問道:“皇上處置得很妥當(dāng)。只是那六百兩銀子怎么辦?”
(捉蟲)怡嬪父親柏士彩……
怡嬪父親柏士彩與胡道士最開始的爭執(zhí)點就在這六百兩銀子上,現(xiàn)在皇帝給他們斷案,這錢的事怎么辦?
弘歷沒好氣道:“一并充公歸順天府衙?!?/p>
他肯定不會把這六百兩銀子判歸柏家的。
他的后妃懷孕,請一個江湖騙子卜卦算男女,宮外流言蜚語不知道在怎么嘲笑皇室,弘歷只要一想到這個就恨不得連柏士彩也照樣打五十板子。
他自問不小氣吧,給柏家人抬旗,銀錢、房舍、田畝,賞賜給得足足的,竟還不知足,貪婪至此。
他已經(jīng)看怡嬪的面子,輕饒了柏家。
富察皇后輕輕地?fù)崦实鄣募贡常崧曊f:“柏家受天子大恩,當(dāng)竭盡全力報答您,他們辜負(fù)了您,說句罪該萬死都不為過。您想怎么處置柏家都行,但千萬別為這樣的蠢人生氣,實在不值當(dāng)?!?/p>
弘歷長長地吁氣,“朕以誠心待人,只盼望人亦以誠心待朕,勿使朕失望?;屎?,你們富察家世代對我大清忠誠無比,希望你永遠(yuǎn)不會讓朕失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