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覺得這是皇后的失責,她要是能居中協(xié)調,事情就不會發(fā)展現(xiàn)在的地步。
皇帝是天命之子,古往……
皇帝是天命之子,古往今來,沒有皇帝會犯錯,如果有那一定是別人的錯。
雄才大略如漢武帝那也是晚年快死了才下輪臺罪己詔。英明神武且正值盛年,擁有極強自信心的乾小四根本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認為自己的出發(fā)點確確實實是好的,可最終的結果卻不好,那只能是過程出了問題。
至于過程出在哪里?當然是皇后啊。
她是嬪妃之首,有協(xié)調嬪妃關系的責任。就像皇帝的軍機處,不是每位軍機大臣的關系都很好的,這時候就需要皇帝居中調解,不能真讓他們打起來吧?
皇帝是這么想的,但其實他的軍機處大臣各個在他面前都乖巧得很,不可能打起來,就算有啥恩怨,私下底自己就解決的,絕不敢把矛盾鬧到皇帝面前。
這件事說到底還皇后在后宮的權威不夠,不能服眾,所以后宮就鬧騰。
但落在皇帝眼中,就是皇后顯得無能了些。
他召見皇后時,便提到這件事,言語中直指皇后處理宮闈內政毫無章法,以至于后宮紛亂不休。
皇后委屈極了。
他的兩個愛妃在后宮鬧事,所以最后錯了的人反而是她這個當皇后的?!
她淡淡道:“這件事慶妃與忻嬪都有錯,皇上認為該如何處罰她們?”
弘歷覺得很心累,那拉氏處事很不符合他的心意,不夠輕重得體,他不悅地反問:“若是朝堂上兩個大臣鬧不和,朕直接說他兩人都有錯,你覺得這樣可行嗎?”
皇后醒覺,忍著氣道:“恕妾愚鈍,請皇上您指教?!?/p>
弘歷想了想,道:“忻嬪剛進宮不久,不熟悉宮規(guī),冒犯慶妃,以卑犯尊,這是她的不是,朕已經(jīng)申斥過她的家人以及江蘇布政使安寧,再罰她半年的俸祿。你身為皇后,應有教導之責,讓她來你這里受教三個月。在這件事上慶妃受了委屈,你身為皇后,理應安撫一二。另外此事要曉諭整個后宮,以為警示,先就這樣吧?!?/p>
弘歷說完了該如何處理這件事,連茶也沒喝一杯就離開了翊坤宮。
送走了皇帝,皇后靠在榻上生氣。
這回米嬤嬤沒有安慰她,臉色看起來有些嚴峻。
她道:“娘娘,您別再生氣了,就按皇上說的做吧?!?/p>
皇后不忿道:“是不是以后這些個妃子們鬧事,都是我的錯呢!”
米嬤嬤搖了搖頭,沉重道:“剛才皇上提到了朝堂,皇上之于朝堂,猶如皇后娘娘您之于后宮,老奴從未聽說過有臣子們敢在朝堂上鬧事,后宮嬪妃們不能臣服于您……”
即使皇后已然誕下嫡子十二阿哥,而且現(xiàn)在還懷著身孕。
皇后心里有些發(fā)慌,決計不肯承認自己錯了,她分辨道:“這怎么能一樣?皇上對臣子對生殺大權,他能以此震懾臣子,可我不能!而且說到臣子鬧事,不是沒有的,和親王還敢在朝堂上打訥親!”
米嬤嬤很想說,就是皇上也不會動不動拿“生殺大權”來威脅臣子,更重要的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不到這兩點以利服人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