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瑆沒有生母,舒妃又是養(yǎng)母,性格日漸淡泊,根本不會參合這些事,根本沒有人來提醒他要注意這些,而他反而因為旁人的恭維在書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這是個實心眼的娃,他以為他爹喜歡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孰不知他爹在這些個東西上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附庸風(fēng)雅。
就拿練字這件事來說,天賦不夠,勤奮夠也行啊,但皇帝從不在這上面花太多時間,他在永瑆這個年紀時寫的字那可是被上書房的夫子批評的程度,這是陸薇從太后那里知道的八卦。
陸薇會找機會適當(dāng)提醒永瑆,別努力錯了方向,現(xiàn)在年紀小,改變還來得及。
另一件大事就是永瑆的婚事了。
在這些適齡的八旗閨秀中,出現(xiàn)了一位非常合適的人選——傅恒的女兒富察氏。
皇帝最喜歡跟傅恒做親家了,女兒要嫁他兒子,兒子要娶他嫁女兒,據(jù)說這位小富察氏有先皇后的品格,皇帝自然要為她指一個好夫婿。
如果那拉氏現(xiàn)在還是皇后,那么這位小富察氏大概率會指給十二阿哥,現(xiàn)在沒可能了,正好就輪到了永瑆。
這真是瞌睡來了有枕頭,永瑆與小富察氏聯(lián)姻,令貴妃至少要幾天睡不著覺了。
這只是
乾隆是封建王朝的最后……
乾隆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個實權(quán)君王,在立儲這件事上沒有人可以左右他的想法,陸薇從不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
如果問乾隆,誰最適合做他的繼承者?
他內(nèi)心的真實回答肯定是:誰都不配,五阿哥不配,哪怕是先皇后所出的二阿哥或者七阿哥現(xiàn)在活著依然不配,只有他自己配這個皇位,只有死亡才能把皇位從他手里奪走。
而他也確確實實直到死的那一天,他的繼承者嘉慶才算是成為真正的一國之君。
這就是帝王本性。
陸薇現(xiàn)在只不過是用障眼法在惑令貴妃而已。
后宮這幾年確實多事,難得有兩件喜事:十一、十二兩位阿哥的婚事。
皇帝與太后的意思都是要辦熱鬧些,用喜事沖一沖晦氣。
十一阿哥定的嫡福晉是傅恒的女兒小富察氏,十二阿哥定的是來自蒙古蒙古阿巴噶右旗的博爾濟吉特氏。
從康熙朝到現(xiàn)在,默認的就是但凡有出息的皇子是不會娶蒙古女子,皇帝這么給兩位皇子安排婚事,十一阿哥還能看得到政治前途,十二阿哥的未來大概就是一個閑散宗室了。
陸薇身為皇后,在皇子婚事的籌辦上,肯定不能置身事外,她順帶著把穎貴妃與令貴妃叫過來一起幫忙。
穎貴妃是自己人,高高興興地過來協(xié)助皇后。
令貴妃狐疑了好久,她的后宮襄理之權(quán)早就沒了,皇后為什么偏偏這個時候讓她過去?
但皇后的召喚,她也不得不去。
話本事件她以為怎么也要鬧出一番腥風(fēng)血雨,誰能想到皇帝竟然將那些已經(jīng)抓起來審訊的文人們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