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處了這么多年,弘歷立刻明白她已經(jīng)知道了。
他沒太意外,而是問:“你覺得這本書怎么樣?”
陸薇笑道:“情節(jié)曲折生動,還挺有義理的。”
其實就是有邏輯,但現(xiàn)在暫時還沒有邏輯這個詞,她就用了義理代替。
“有義理?”弘歷探究的目光看著她。
陸薇點點頭,煞有介事道:“對啊,比貍貓換太子有義理多了。皇上您想啊,人就是人,貓就是貓,人生不出貓來,貓也生不出人來,所以貍貓換太子想想都不可信,都是荒誕之言?!?/p>
弘歷再次問她:“就這樣?”
陸薇反問:“不然皇上以為呢?”
果然當皇帝就是不同,開口就道:“朕以為這寫書人誹謗帝后,抨擊朝政,論罪該誅?!?/p>
陸薇故作驚訝:“這么嚴重?我沒看出來呀?!?/p>
弘歷心中了然,悠悠說道:“你是個聰明人,這話說出來連你自己也不信吧。”
“好吧,”陸薇正色道,“寫書人確實有一些小心思在里面,但我覺得都是那些落魄文人的牢騷之語,沒太放在心上?!?/p>
弘歷見她這么風淡云輕,不禁問道:“南巡至蘇州常熟時,你因為修陸氏宗祠的事情那么難過,怎么這回別人罵你倒顯得跟沒事人一樣一點都不介意?”
陸薇搖搖頭,“要是別人當面指名道姓罵我,我肯定是不舒服的。這話本的事情另有不同,老百姓茶余飯后發(fā)幾句牢騷再常見不過了,更何況那些沒事可做,窮困潦倒的酸儒文人呢?!?/p>
話說到這個份上,弘歷已經(jīng)完全明白她的意思了,他有些生氣,“可朕卻覺得這不是小事,你說你看過這本書,那么朕問你,書里寫著故國之思的那幾句話你看過了沒有?”
他盯著陸薇的眼睛,語氣又加重了三分,“你是漢人,是否也常懷故國之思?”
真可惜他是皇帝啊,不然他說這話就該打臉!
陸薇比他更生氣,“大清入關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了,我今年才多少歲,唐宋元明清,朝代更迭不休,敢問皇上,這故國之思的故國到底是哪一國?”
弘歷不語。
陸薇不肯偃旗息鼓,不管怎么樣,這件事就得一次性說開。
“漢人也好,滿人也罷,甚至蒙古人、回部人等等,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只想過安生的日子,誰能讓他們安居樂業(yè),誰就是好皇帝。我是漢人,自進宮的那一日皇上就知道了,現(xiàn)在卻拿這個來質(zhì)問我,我無話可說!”
她低頭解下腰間的荷包,從里面掏出一個小東西,拋給皇帝。
“這個東西還是還給您吧。”
弘歷伸手接住,沉甸甸的一枚印章,卻是他封陸薇當皇后的那一年送給她的寶親王印章,伴隨這枚印章的還有那句“信任她”的許諾。
他深深嘆了口氣,自知理虧,至少他不該拿她的漢人身份說事。
弘歷拉住她的胳膊,道:“是朕不對,只是你的脾氣怎么這么大,都是老佛爺寵出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