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留戀地看了皇帝一眼,依依不舍離開。
等人都散了,弘歷問陸薇:“你看這和珅怎么樣?”
陸薇道:“只見了一面,而且他年紀輕,看不出什么賢愚?;噬嫌X得如何?”
弘歷笑道:“朕看他不錯,可惜就是年紀太小,不然倒可以來朕身邊做個侍衛(wèi)。”
一旁的太后笑出聲來,“侍衛(wèi)?皇上,這侍衛(wèi)太文弱了吧,他那模樣氣度扮起祝英臺來比女子還嬌柔。唉,由不得人不擔心,大清入關(guān)才百年,八旗子弟竟然已經(jīng)這般文弱,日后怕不是騎不得馬,拉不動弓吧,這和珅的祖輩好歹還是以軍功起家的呢,想不到后代竟這模樣!”
不愧老佛爺,這話說得真好!
皇帝被老娘的一番話說得訕訕的,他年輕的時候喜歡武將,遇到個喜歡的小少年,那都是勉勵人家往武功上發(fā)展,傅恒如此,明瑞亦如此。
現(xiàn)在么,連準噶爾漢國都給滅了,四方蠻夷無不臣服,辛苦了半輩子,逐漸有了“劉皇叔”之志,享受享受怎么了?誰想到被太后一句話給點破了。
他怪不好意思的,待了一會兒就要離開,問陸薇要不要一起走。
太后揮揮手,“去吧,都去吧,我也累了?!?/p>
陸薇交代了宮人幾句,就與皇帝同出了壽康宮。
這皇帝還惦記著和珅,他問陸薇:“和珅真有老佛爺說的這般不堪么?”
陸薇想了想,道:“和珅不錯,老佛爺只是為大清擔憂,大清是馬背上得天下,祖訓不能忘,若是八旗子弟人人都像和珅似的,文弱不堪,那也不行啊?!?/p>
入關(guān)后,八旗子弟的情況如何皇帝最清楚,他們要是沒有了戰(zhàn)斗力,這大清也快完了。
皇帝若有所思。
陸薇添了一把火,“不止老佛爺不喜歡,其實我也不太喜歡,老佛爺與我都覺得這和珅不似當年的明瑞?!?/p>
弘歷失笑,“明瑞是明瑞,和珅是和珅,當然不同。”
陸薇道:“明瑞身上有一股清正氣兒,這和珅卻沒用,他好好的在咸安宮官學讀書就好了,為何又去串戲,這也不似清正讀書人的做派。”
而且私底下唱唱就好了,就當是個興趣愛好,和珅唱戲的水平可不差,還進宮表演,這可不像他說的要走科舉之路,妥妥走佞臣路線的先兆啊。
歷史上乾隆與和珅這對君臣可謂狼狽為奸,這段關(guān)系中乾隆肯定是禍頭子,但和珅實實在在不算是個好人。
雖然封建王朝都是那個德性,但陸薇也希望能扇扇蝴蝶的翅膀,最好這輩子別再由那個和珅了。
皇帝嘆息一聲,“你說得對,朕早已覺得八旗子弟不似當年勇猛,這日子好過了,人的斗志也就給磨沒了,國本不可忘啊?!?/p>
這個和珅確實不適合提拔到身邊,另外得下令禁止八旗子弟習戲,還得去軍中歷練才成。
想到這里,他拉著陸薇的手,道:“薇薇,幸虧有老佛爺與你提醒朕。”
陸薇在有些事情可不敢提醒他,她道:“是老佛爺提醒您的?!?/p>
弘歷感嘆道:“老佛爺也好,你也罷,朕只希望你們能永遠陪著朕,可惜這世上最難的就是永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