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厚此薄彼!
自這件事后,那拉氏心里冷了下來,從此她也只當自己是大清的皇后,她盡她皇后的責任就夠了。
皇帝說完了事情,眼看著就要離開萬方安和,皇后趕緊道:“皇上,有個人我想向您提一提?!?/p>
弘歷抬眼看她,示意她說。
皇后道:“我想說的是令妃,當初先皇后在世時,令妃侍奉她勤謹,先皇后也曾贊她品行賢淑。我非常認同先皇后說的話,令妃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人,這些年她協助我處理宮務,從無差錯,既有苦勞也有功勞,她當得起一個貴妃的位置?!?/p>
弘歷不置可否,“朕心里有數。”
皇后率領萬方安和的宮人們恭送皇帝離開,她靜靜地看著他的背影,心里卻在想,皇帝到底同不同意封令妃作貴妃?
……
嘉貴妃去世后空出來的了一個貴妃位,但宮里卻有兩個人有資格競爭這個位置。
分別是慶妃與令妃。
兩人資歷相同,在圣寵上差別也并不是特別大。慶妃的加分項是太后對她的寵信;令妃的加分項則是她所處的一對兒女。
這兩人都有可能,只是不知道皇帝心里更屬意誰。
但皇后心里的人選是令妃。
說實話令、慶二妃,她都不喜歡,但這些年來令妃對她俯首帖耳;反倒是慶妃幾次三番仗著皇太后的寵愛,作勢拿大,讓人厭惡。
想到這里,皇后靈機一動,連忙命令一個小太監(jiān)去怡然居傳喚令妃過來。
令妃的居所怡然居離萬方安和距離不算近,但她只用了不到一刻鐘就匆匆趕來,恭敬地給皇后行禮。
皇后看著這樣謙卑的令妃,在心里又滿意了幾分。
她道一聲免禮賜座,然后宮人們端上茶點。
皇后端坐主位,令妃如往常一樣小心翼翼地側坐著,她沒有用茶點,而是
清宮每年的年底是最忙……
清宮每年的年底是最忙的,頒金節(jié)過后,緊接著的十一月份就是太后的圣壽節(jié)。
在圣壽節(jié)之前,皇帝即將要大封后宮的消息還是在宮里傳開了。
后宮好多年沒大封嬪妃了,這消息一出,后宮立刻比過頒金節(jié)還熱鬧。
穎嬪當了很多年的嬪,心想著這回總該升到妃位了吧。
她與陸薇湊在一起時,提到了這件事,“能掙一個妃位我就滿足了?!?/p>
從太宗皇太極,再到順治、康熙、雍正,及至本朝,蒙古的妃子在后宮那是越來越不好混,穎嬪自嘲道:“說不定我就是蒙古妃子的最后巔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