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薇自己想開后,根本不會管令妃如何如何想,她得到了教訓,以后就不會再踏進同一條河里。
只是杏子還惦記著那三百兩銀子,“不知道令妃什么時候會還給您?”
陸薇好笑,“她不會昧我的銀子,等她有了肯定會還我?!?/p>
令妃停俸半年,日子肯定拮據,不過她以后不用補貼娘家了,還錢應該會效率些。
等她的銀子還回來了,陸薇跟她就再也不會有金錢關系了。
不用多想令妃,只說皇帝提前幫她抄完經,陸薇得以提前上崗。
想想最近被翻牌子的次數,她不禁在心里想,乾小四不會就是為了讓她趕緊上班吧。
這牌子翻得她心驚膽戰(zhàn),好在她都順利過關。
乾小四畢竟是個養(yǎng)生之人,對待后宮博愛多情,他翻牌子的頻率不算高,而且陸薇有時候被翻牌子,并不用侍寢,只陪他用晚膳。
這皇帝的心思大部分都在朝堂和他自己身上。
偶爾,皇帝也會親自駕臨映水蘭香。
陸薇帶著他去看過新開辟的菜園子,這回她學乖了,提前讓皇帝給她的菜園子題名“半畝園”。
這皇帝沒再掰扯什么歸田居,十分痛快地答應了她。
陸薇的新菜園子依舊以青菜為主,沒辦法她就是愛吃小青菜,天南海邊各地的青菜種子都弄過來種,有長得好的,也有長得不好的。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她原來在暢春園的小菜園子里,種了幾年紅薯,但她不愛吃紅薯根,只吃嫩嫩的紅薯葉,幾個種菜的太監(jiān)們實驗了幾年,竟然真的培育出了葉子比根更好吃的紅薯。
今年,陸薇就在新菜園里種下了紅薯尖,她還特意指給皇帝看。
但乾小四很顯然對青菜興趣不大,就像陸薇對各種青菜如數家珍,他對哪里的鴨子好吃可清楚了。
連城的白鴨,紹興的麻鴨,南京的板鴨……
他說得頭頭是道,末了,他感嘆道:“南方水多,更合適養(yǎng)鴨子,因此鴨子的肉質也更好些,同樣的品種放在京城養(yǎng),口感始終不同,京城的鴨子到底是差了點?!?/p>
好吧,雖然同屬農業(yè),但陸薇主打種植業(yè),皇帝則是養(yǎng)殖業(yè)。
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
這種算是比較舒心的日常。
……
當然還有令人煩躁的。
可能是皇帝覺得他的后宮嬪妃們太閑了,閑則生事。
于是乎,他就請了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夫子每天給嬪妃們上傳統的婦德課,連皇貴妃都得跟著嬪妃們一起上課。
教材就是女四書,賢媛傳這些。
沒上課之前,陸薇對這種婦德教育嗤之以鼻,然而跟著老夫子讀了一遍后,竟然發(fā)現雖然其中有很多糟粕,但也不乏有趣的地方。
比如講到古代賢惠女子時,那種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肯定稱不上賢,但古代真的有很多智勇雙全的賢女子呀,例如荀灌娘、謝道韞啊,所以就當故事聽也不錯。
課本講完了,皇帝又命人重新取出十二幅《宮訓圖》,掛在墻上,讓嬪妃們再次瞻仰學習先賢女子美好的品德。
這十二幅《宮訓圖》對嬪妃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每年過年必須要掛在東西十二宮,跟貼春聯一樣,不同的是過完年就摘下來收藏在景陽宮的學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