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又問:“怎么不見慶嬪?”
皇后柔聲道:“慶嬪的馬車在后面。既然皇額娘提到慶嬪,不如等會兒讓她來您的車上伺候您?”
太后點點頭。
這一路上挺悶的,有慶嬪陪著說說話也好。
用過午膳,弘歷與富察皇后離開。
富察皇后感嘆道:“想不到慶嬪竟然能如此投太后的眼緣!”
弘歷想起陸薇往日的樣子,笑道:“她為人靈慧,心地純善,太后確實很喜歡她?!?/p>
不是隨便哪個人,他都能放心留在太后身邊伺候的。
嫻貴妃老實穩(wěn)重,雖然性子略顯沉悶,但她與太后同是老滿洲人,在衣食起居習慣上更能與太后合得來。慶嬪夠聰明夠機警,待人大方,從不與人置氣,她能哄太后開顏,這兩人各有用處。
女人眼里的女人與男人眼里的女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
在富察皇后眼里,所有的嬪妃都一樣,最終目的都是爭寵,唯一的區(qū)別就是有些人沒那個本事爭寵,于是只能回歸佛堂,念經度日,宮里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比如:愉妃、婉嬪。
嫻貴妃、慶嬪肯哄著太后,歸根到底也是爭寵。嫻貴妃目前算是爭到了寵,慶嬪應該也快了。
不過比較起來,皇后寧愿慶嬪在太后面前更得勢。
嫻貴妃私心極重,以往皇后與太后存有矛盾時,嫻貴妃不說調解,反而是樂見其成,甚至會暗中推波助瀾。
慶嬪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她會盡力去調和矛盾,盡量緩和太后與帝后之間的誤會摩擦。
就像上次的明瑞請安事件,雖然是由皇帝引起來的,但按照以往的慣例,太后必定會遷怒于皇后。出乎意料,太后沒有對皇后表示任何不滿,輕輕揭過了此事。
后來富察皇后聽皇帝說了整件事完整的事由,說實話她是很感激慶嬪的。
想到這里,她突然對皇帝說:“皇上,上回明瑞給太后請安那件事,說起來我該賞賜慶嬪,只是她服侍太后,為了避嫌,肯定會固辭。”
這是非常自然的道理,弘歷身為皇帝,大臣收他的賞賜沒問題,但卻萬萬不能去收和親王弘晝的賞賜。
慶嬪雖然是嬪妃,但誰都知道她是太后的人,這種情況皇后就不好再賞賜她了。
弘歷笑道:“這個容易,朕與你一道賞賜她,就說她伺候太后有功,這樣她就可以收下賞賜了?!?/p>
皇后因上次先蠶禮之事賞賜了陸薇一盒南珠,這次倒有幾分犯難,一時之間不知道賞她什么。
弘歷就道:“以前圣祖佟佳皇后在世時,曾對朕說賞什么都不如賞銀子實在。朕賞賜她五百兩?!?/p>
皇后跟著說:“那我就四百兩吧?!?/p>
弘歷頷首,直接吩咐李玉:“等到了避暑山莊,你派人給慶嬪送九百兩賞銀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