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事兒,梁盼兒一肚子怨氣。
本就是一筆爛賬,加上公司的從中作梗,導致他們雙方其實都是受害者。
梁盼兒的同事鬼叫胡松,他比梁盼兒早入職半年,還當過梁盼兒半年的師傅。
倆人本來在同一個崗位上做的好好的,平時不僅一起去吃飯,還會給彼此帶些小零食。
同事間的關系好到倆人如同戀愛了一樣,還被同事戲稱過,是不是在公費談戀愛?
梁盼兒可沒那個把同事當愛人的癖好,她只是單純的感激胡松罷了。
畢竟人家在自己入職后,還那么盡心盡力的帶自己,一點藏私也沒有,說聲恩師都不為過。
但好景不長,也不知道兩個運營策劃處的好,會給公司帶來什么不好的影響,反正公司開始整幺蛾子了。
人力bp把梁盼兒跟胡松各叫去單獨談了次話,再回來時,胡松就明顯的躲著避著梁盼兒了。
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梁盼兒十分理解胡松的擔憂。
但這都半年多的相處了,難道對方還看不出來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嗎?
根本就不會存在流言蜚語里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
要是這么干的話,梁盼兒自己良心那一關都過不去呢。
可奈何胡松不是這樣想,他就聽信了公司里的謠言,總認為梁盼兒會學有所成后取代自己,讓他陷入失業(yè)的絕境。
自此之后,胡松再也沒有跟梁盼兒露過笑臉、聊過工作以外的話題了。
梁盼兒知道他在擔心什么,也盡可能的不去讓對方有危機感。
她想的是,只要能讓胡松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并無半分跟他爭權奪勢的意圖,對方就會慢慢的相信她的吧?
然而,事情就是這么不湊巧。
就在一個月后,一年一度電商狂歡節(jié)活動策劃案上,原本的領頭人胡松卻突然請了病假。
所有的工作量瞬間壓到了梁盼兒身上,她又不能不干,只得硬著頭皮搞了策劃方案。
好在她跟胡松學習的還是比較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公司想要的設計點,還得到了領導認可。
公司滿意,方案成功,活動也順利解決,梁盼兒看著自己之前發(fā)的微信一直沒被回復,便又給胡松發(fā)消息問候。
結果沒想到,紅色的感嘆號就這么映入眼簾,刺激的梁盼兒抓耳撓腮,搞不明白胡松是要鬧哪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