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本來就是互相尊重。
只要別沒事找事,寧闕也無所謂。
看著寧闕席地而坐,工匠們也都很詫異。他們基本都是公輸族人,只是聽說過寧闕。沒想到堂堂親王,竟然能與他們同吃同坐。絲毫沒有任何架子,吃得比他們還要香。他記得先前聽海宰曾說過,寧闕這人是最為挑食。但凡飯食不合他的心意,那就肯定不吃。
這話其實(shí)也是半真半假。
寧闕先前的確是挑食。
可那也是會分場合的。
和他們在一塊的時候,沒必要為了口吃的扣扣索索。而領(lǐng)兵打仗或是賑災(zāi)的時候,他可不會挑食。只要有口吃的,他也愿意和將士們同吃同住,如此也能拉進(jìn)關(guān)系。
……
……
吃飽喝足后,寧闕便重新坐上馬車。
他還得去看看土豆。
打仗很多時候打的就是后勤和國力。
大奉對外征戰(zhàn),很多次都是因?yàn)榧Z草不足而落敗。
就拿十萬大軍來說,要是再加上戰(zhàn)馬的消耗,每日糧食起碼需要兩萬石。這里的糧食可不僅僅只是吃的稻米,還有鹽巴、醬油、醋、肉、菜……還有戰(zhàn)馬的飼料。此外士卒也是有軍餉的,正常行軍打仗每日起碼得要有十錢,光軍餉就得花費(fèi)百萬錢。糧食就以最便宜的五十錢每石來算,這也需要百萬錢,大概是千兩白銀。
看起來好像不多,可要知道打仗有時候陷入僵局對峙,一打就是兩三年。而且現(xiàn)在算的是十萬大軍,如果是五十萬大軍那消耗會更恐怖。算的這些都是日常消耗,沒有算兵器鎧甲的損耗。要是打仗,肯定得射箭吧?大奉一支鴨羽箭,起碼需要五十錢。一場仗消耗兩萬支,這就又是百萬錢!
總之,想要打仗就得有錢!
手里頭要有足夠的糧食!‘
在寧闕看來,土豆甚至比火器更重要。不僅關(guān)乎到他能否推翻奉帝統(tǒng)治,更是關(guān)系到未來大奉的生死。
“小師弟,你大可放心?!?/p>
“我們現(xiàn)在加起來種了五十畝的土豆?!?/p>
“我派遣了二百人,日夜值守。”
“不論任何人都不允許靠近?!?/p>
海宰知道寧闕在擔(dān)心什么,笑著道:“其實(shí)吧人倒是沒多少,畢竟嶺南不缺土地。大部分人都是種植稻米,我們這的土豆也沒人在乎。主要還是防著野豬,你是不知道,越人經(jīng)常有被野豬弄死的。野豬會趁著夜晚偷吃飯稻米,還會將土地翻出,連根都不放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