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敢出兵么?”
話鋒一轉(zhuǎn):
“今夜就打他們個左右為難?!?/p>
“此計?!?/p>
“名為空城計!”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楊沖忍不住再勸:
“殿下三思,三軍全盤而動,將大營空置出來,這樣做可太冒險了?!?/p>
陳息笑笑:
“韃子匈奴各懷鬼胎,本殿正是利用他們這個心理,所以才敢大軍出擊。”
“料想一下?!?/p>
“你若是匈奴主帥,在前線戰(zhàn)況不明,斥候又被壓制出不去的情況下,敢貿(mào)然行動么?”
“他們兩方互相算計,都想坐收漁翁之利,還巴不得隔岸觀火呢!”
眾人聽陳息說完,都覺得有道理,確實是這個情況。
匈奴與韃子本就是合作關(guān)系,剛剛抵達戰(zhàn)場未站穩(wěn)腳跟情況下,自然不會輕舉妄動。
以匈奴的視角來看,等三方包圍成型,才是最佳進攻時機。
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爆發(fā)戰(zhàn)斗,他們確實要斟酌一番。
因為一旦被對手算計,20萬大軍糧食緊缺情況下,又是在韃子領(lǐng)地
所以在三方大軍中,最膽小最謹慎的,便是匈奴。
因為他們輸不起。
一次都輸不起。
想明白后,楊沖低頭:
“多謝陳叔叔教導(dǎo),是沖兒多慮了?!?/p>
陳息回道:
“不怪你,這些日子一直在北寒關(guān)下駐守,沒有作戰(zhàn)機會,成長的自然緩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