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過去千里,都沒有一座城池,只有阿史那雄圖,以及手下親王部落有王庭,其余地方都光溜溜的。
到這種地方作戰(zhàn),大御士兵怎么發(fā)揮戰(zhàn)術戰(zhàn)法?
一是騎兵數(shù)量稀少,戰(zhàn)斗力和機動性與人家根本沒法比。
二是漫長的補給線,一旦被他們騎兵阻斷,便會淪為刀俎,任由韃子拿捏。
陳息面對如此惡劣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也絲毫沒動搖復仇的決心。
陣地戰(zhàn),沖鋒戰(zhàn),他都不怕。
他所擔心的,就是補給線問題。
大軍長時間深入草原作戰(zhàn),糧食便成了決定性因素。
如此一來,只有兩個辦法解決。
一,沿著大軍進攻路線,不斷修建城池,依托城池護糧。
不過這個辦法,實在太耗費人力物力了。
要想打到沃野穹原,少說都要建大幾十座城池,先不說有沒有那么多兵力駐守,就時間上來講,這也是幾十年的大工程。
這個辦法行不通,那么只剩下一個辦法。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先攻占韃子親王一處王庭,在那里整軍休整,儲備糧食。
只有這樣,才能將韃子拖入他們不擅長的陣地戰(zhàn)。
大軍后勤有了保障,才有機會將韃子徹底從地圖上抹去。
陳息站在沙盤前看著,北寒關距離韃子親王最近一處王庭,便是赤那的赤虎王部。
那里距自己的直線距離,大軍少說也要行一個月。
期間還是在不發(fā)生戰(zhàn)斗的情況下,不然幾個月也是他。
陳息皺皺眉,問沁月牧遙:
“如此漫長的行軍路線,韃子他們不帶軍糧的么?”
沁月牧遙如實回答:
“韃子征戰(zhàn),從不帶大量糧食,他們以劫掠為主,走到哪里,便劫掠到哪里?!?/p>
“實在沒有搶的,還能打獵,沒有獵物,便尋找附近部落吃人?!?/p>
陳息點點頭,這點在之前戰(zhàn)斗中已經(jīng)驗證。
韃子稱呼中原人為兩腳羊,百姓們,便是他們的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