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有樹皮,人有臉皮。樹沒了皮活不成,人沒了這張皮,雖然死不了,未免就難看了。
小喬也是俗人一個。初來乍到的,誰愿意過一晚上就成別人眼里的笑話。要是自己能裝一張出來,辛苦點(diǎn)她也樂意。
但偏這種事,不是自己一個人能解決的。估計魏劭對自己是恨不得像拍蒼蠅一樣地拍死,眼前才算干凈,那她也就只能盡量想開了。
幸好,心眼兒夠大,不會自己給自己牛角尖鉆,這大概就是小喬除了這副皮囊之外的最大優(yōu)點(diǎn)了。
所以她特意吩咐了聲春娘,讓她把魏劭之前留下的東西都給整理出來歸置在一旁,等著他派人過來取走。
……
魏劭一句話把她丟給了管事,整個白天,人就不見了。
魏家的主人,對喬女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感。仆下應(yīng)當(dāng)也是如此。但不包括所有的仆下。
錢就算買不了人心,但買人開口說話,還是不難的。
當(dāng)初在信都,信宮里那些下人大多都來自當(dāng)?shù)?,并不知道漁陽魏家之事。幾個跟隨鐘媼來的,因?yàn)槲窇昼妺嫞f話也是吞吞吐吐,并不肯多吐露什么。到了這里安頓好后,春娘憑著自己在喬家練出來的看下人的本事,很快就從西屋一個名叫丙女的仆婦那里問到了許多關(guān)于魏家和朱夫人的詳盡事情。
時下聯(lián)姻盛行,婚姻講究門當(dāng)戶對,尤其世家大族更看重這一點(diǎn)。所以相比較于魏家,朱夫人的娘家出身低了些,父親當(dāng)初只是涿郡的一個都郵,后投軍,因功升至郎將,為魏劭祖父所器重,一次作戰(zhàn)中,替魏劭祖父擋了一發(fā)冷箭,正中要害,不治而死。魏劭祖父愧疚加上感激,見朱家有一女,年貌與長子魏經(jīng)相當(dāng),遂聘娶入門為婦。
朱氏入魏家后,生了兩個兒子。長子魏保,字伯功,次子魏劭,字仲麟,十年前不幸同時歿了丈夫和長子,朱氏傷痛,遲遲不能從打擊中恢復(fù)過來,后來不知怎的就和巫祝走近,很是篤信。
徐夫人對朱氏的態(tài)度,一直不冷也不熱。朱氏對這個來自中山國的翁主婆婆也有些畏懼。婆媳二人并不親近。這幾年,隨著魏劭完全掌軍,徐夫人不大管事了,一年里大半多的時間,自己都在無終住著,剩朱氏自己留在漁陽大宅里。
朱氏的身邊,養(yǎng)了個十八歲還未出嫁的女孩,名叫鄭楚玉,是朱氏的外甥女。鄭父曾是司農(nóng),不幸早亡,淪為孤女投奔姨母。幾年前巫祝占撲,說鄭楚玉是朱氏的命里吉人,有她在,朱氏可避兇趨吉,恰好當(dāng)時朱氏生了場病,鄭楚玉日夜照顧,朱氏得以康復(fù),痊愈后便深信不疑,對她愈發(fā)喜愛。因鄭楚玉出身不夠,便讓兒子納她為妾。只是不知道為什么,魏劭遲遲沒有納成,朱氏這兩年一直將鄭楚玉養(yǎng)在身邊,做派待遇就與魏劭姬妾無二,家人都喚她鄭姝。
“女君,你道魏侯為何年過弱冠還遲遲沒有娶妻?除去這鄭姝,從前其實(shí)還有一個……”
春娘湊到了小喬的耳畔,正要接著說下去,那個名叫丙女的仆婦匆匆過來傳話,說朱夫人已從漁山回府,男君也回了,請女君一道去拜見長輩。
春娘停了下來。
小喬穿戴早已經(jīng)妥當(dāng),也不用換衣裳了,略照了照鏡,帶了春娘早給她預(yù)備好的一副做的極好的針線活,開門便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