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同魏劭一道追擊而來的將軍李典大怒,一腳踹向且莫車的膝窩,且莫車雙膝落地,要爬起來,被人摁住了,口中依舊“魏劭小兒,犬輩鼠類”的罵個不停。
魏劭慢慢地抽出了腰間的長刀,刀刃閃動著冰冷的雪芒。一個手起刀落,且莫車的人頭便從頸項上滾落,血柱高高噴濺,灑了一地。
周圍鴉雀無聲,連遠處那些女人也停了哭泣。
“剩余匈奴俘虜,不論軍位高低,全部就地□□?!?/p>
魏劭將刀歸鞘,下了命令,神色平靜。
……
呼衍列左xiong那晚被刺的傷口很深,再入半寸,便抵達了心臟。
這幾日,他被傷痛折磨,行動也受限制。隨身邊一眾被俘的族人被帶到了刑地,暗中運力,想奮起掙脫繩索,xiong口忽然一陣痛楚,眼前發(fā)黑,人站立不穩(wěn),便撲倒在了地上。
怎么也沒想到,陰差陽錯,自己竟然就這樣喪命在了桑干河畔。
魏劭這個年輕的漢人,竟也訓練出了一支戰(zhàn)斗力完全不啻匈奴人的強大騎兵。正面作戰(zhàn)里,匈奴人從沒從他手中占過半分的便宜。相反,原本已經(jīng)入了匈奴地界的云中、朔方一帶也被他奪回,匈奴人被迫北退到了數(shù)百里外牧羊放馬。
他的名字在匈奴王庭無人不知。提及這個名字,從單于、諸王到民眾,無人不帶一絲忌憚。
但與發(fā)誓要和魏劭為敵的屠耆太子左賢王烏維不同,日逐王對這個漢人對手,態(tài)度并不十分痛恨。
或許是因為從前那位出自魏家的王妃的緣故,呼衍列只能這樣作響。
他這一趟,原本已經(jīng)完成了需要做的事,不想歸途中,遇到了左賢王派出的這支人馬。得知左賢王的挑釁意圖后,呼衍列立刻阻攔,且莫車豈會聽從,雙方發(fā)生了沖突。
呼衍列一向是匈奴排的上名號的千騎長,戰(zhàn)功累累,但那日只身一人,加上受傷,最后不敵被擒。且莫車要將他帶回去交給左賢王以為難于逐日王,遂將他捆住,一同帶去了上谷,劫掠完畢后,他也被迫同行,不想在這里被魏劭騎兵追趕而至,雙方大戰(zhàn),自己隨同且莫車的人一道成了俘虜。
他這輩子,殺過了無數(shù)人。有為了爭權而殺的自己的族人,也有為了奪地而殺的漢人、烏孫人、呼揭人……
死去原本也沒什么。但就這樣死去,他實在不甘心。
呼衍列知道,魏劭軍士已經(jīng)在執(zhí)行魏劭下的命令了。呼號怒罵乞饒,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他前頭的俘虜,一個個地倒了下去。很快就輪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