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經義見多識廣可作為神廟的巫祝。而胡曉曼則是廟中巫女,不過胡曉曼現(xiàn)在跟我一起上學,所以暫時由馬經義打理神廟?!?/p>
馬經義盤算下,發(fā)問:“我主,那么神廟的規(guī)模呢?還有文牒敕命,這些東西都需一一備下,請?zhí)卮笕饲皝砑漓胝?。還是說,您準備托名在哪位大神名下?”
按照天庭規(guī)矩,三界十方的所有神廟按照七個等級。
最初的神廟稱呼為壇,一重天的神靈,只能制作自己的神靈牌位,然后塑造神龕祭壇。一重天的小神僅僅具備一點神性,連建立自己廟宇的資格都沒有。
其次稱呼為祠,對應二重天神靈。能夠將神靈牌位擱置在一間屋子里,可以將這間屋子作為自己的祭祀場所。這就是最初級的領域。一般土地神在路邊供奉的小屋,就是這種祠廟的等級。
祠廟宇之上是堂廟,登堂入室,可以建立數(shù)座房屋。不單單是神靈,巫祝巫女可以在廟宇中歇息生活。這是第三等級,對應三重天的神靈。
四重天神靈的神廟稱呼為觀樓或者閣廟,和三重天神靈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立下塔樓。塔樓最古老的來歷起源自神巫時代的神建族。
五代神建天帝喜歡塑造通天塔,以塔樓貫通天地,勾連世界本源。
三重天神靈的廟宇只有一層,而四重天神靈的廟宇則可建立兩層或者三層。五重以下的規(guī)制隨便建造。但因四重不吉,所以大多是三重閣樓。
這種神廟的建筑規(guī)模,主要針對天神以下的神靈。天神等級之下的神靈數(shù)量太多。如果窮奢極欲為神靈塑造奢華的宮殿,會影響凡人的生活。
所以限制這些小神們的神廟規(guī)模,唯有天神之后才能隨心所欲建造自己的神殿。這時候稱呼為殿堂,規(guī)模之大,就算你占據(jù)十里之地也無所謂。
而到先天神的層次,稱呼為神宮,真正的宮殿。有些先天神在自己所掌控的世界中建立神宮,一座座神宮以大陸的面積來計算。
到先天神的層次,規(guī)制對他們已經不怎么管用。只要不超過同規(guī)模的天帝神宮即可。
天帝神宮,以星辰為計量,一座天宮包容一顆星辰。
大周祭祀天帝宮只有一座,就在龍城西郊。其他城池中的天帝宮皆是這座星辰帝宮的投影。
“我具備三重天的神主位格,不需托名其他神靈之下?!?/p>
類似柯狀元,自身僅僅是二重天的神主,他的神廟規(guī)模超出規(guī)制,就是假托文昌帝君的神號。但借助帝君之名,神廟所得香火要送出去一半。
荀易哪里是寄人籬下之輩?他才不愿意辛辛苦苦收集的香火送給旁人。
“我們目前人少,三重天的堂廟已經夠用。沈元初,你懂得勘測龍脈,看看這郊外哪里適合動土立下福地洞天。”
沈元初拿出羅盤觀望風水,最終在百步之外劃出一塊地。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jié)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jié)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xù)下去!】(未完待續(xù)。)
ps: 第三更!算是恭喜廣大勞動人民今天放假吧??上疫€在碼字干活!?。?/p>
今天一號,求一下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