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一層是主要的研究實驗室。”
雷諾茲介紹道:
“地下二層是標本儲存區(qū)和初步分析區(qū)。
地下三層那是最高機密區(qū)域,需要特殊許可才能進入,我的權限也不夠?!?/p>
電梯停在地下二層,門開后展現(xiàn)出一個令人震撼的景象。
這是一個巨大的圓形空間,四周墻壁上排列著數(shù)百個大小不一的封存裝置。
(請)
n
尤特爾教授
每一個都散發(fā)著微弱藍光,內部封存著各種形態(tài)詭異的深淵物質。
“樣本儲存區(qū)?!崩字Z茲的介紹變得更加專業(yè):
“這里收藏了從深淵各層收集到的物質樣本,從最基礎的深淵塵到最危險的異變體組織,應有盡有。對于我們這些研究人員來說,這里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p>
羅恩走近幾個較大的封存裝置,啟動超凡辨識,仔細觀察內部的樣本。
第一個裝置中是一塊看似普通的灰色巖石,但在羅恩的感知中,這塊巖石內部正在進行一種違背自然法則的能量流動。
它在消耗自身物質來維持一種異常的存在狀態(tài),就像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自我吞噬循環(huán)。
“深淵第七層的記憶石?!崩字Z茲解釋道:
“它能夠記錄和重放經(jīng)過其附近的生物的記憶碎片。在安全條件下激活它,能夠看到深淵中那些已經(jīng)消亡生物的最后時刻?!?/p>
第二個裝置中懸浮著一團不斷變形的黑色液體,它的外形每隔幾秒就會發(fā)生一次變化。
從球體變成立方體,然后是六角錐,接著是某種完全超出幾何學的詭異形狀。
“來自第四層扭曲叢林的形態(tài)流變液,也是我上次探索的成果之一?!?/p>
雷諾茲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自豪:
“我親手從一棵會移動的樹干上提取的。這種液體能夠短暫改變物質的基礎結構,讓金屬變得像水一樣流動,或者讓水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p>
羅恩點點頭,不動聲色地將這些信息記錄在腦海中。
這些深淵物質的特性與他之前在《深淵生物圖鑒》中讀到的描述高度吻合,但親眼所見與書本記載畢竟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他們繼續(xù)前行,來到儲存區(qū)的深處。
那里的封存措施明顯更加嚴密,每個裝置都籠罩在多重能量屏障內,周圍還布置著額外的監(jiān)測儀器。
羅恩的目光被最深處的一個特殊封存裝置吸引。
那是一個近兩米高的六邊形晶柱,內部懸浮著一個形狀扭曲的深紫色物體。
看上去像是某種生物的肢體,表面覆蓋著數(shù)不清的細小觸須和眼球狀結構。
盡管被多重封印鎖住,羅恩依然能感受到從中散發(fā)出的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