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吩咐,在下不敢不從!”陳應(yīng)趕忙答應(yīng):“那明日在下就在一邊看道長為人診病,瞻仰一下道長的高超醫(yī)術(shù)!”
“子應(yīng)太高看貧道的醫(yī)術(shù)了,貧道這輩子為人診病無數(shù),對許多疾病無能為力,有許多患病的人貧道沒能力把他們醫(yī)治好,今次……”孫思邈吞下了想說的話,看著陳易高深莫測地笑了兩聲,“呵呵,子應(yīng),你懂醫(yī)理,還研讀過古醫(yī)書,或許你可以給貧道一些教誨!”
孫思邈這話讓陳易汗顏,也很震驚,趕緊拱手作謙:“道長太抬舉在下了,在下即使看了再多的醫(yī)書,也只有紙上談兵之術(shù),萬不敢指教道長!”
“凡事都有可能,你不要把話說的太絕對了!”孫思邈說著站起了身,吩咐道:“好了,青兒,子應(yīng),你們先去吧,貧道也休息一下,一會還要準(zhǔn)備明日坐診之事,有事再傳你們說話吧!”
“是,道長!在下告退!”
“是,師父!徒兒告退!”
---------
孫思邈在客棧內(nèi)開堂坐診,免費為百姓診病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如今的孫思邈名聲已經(jīng)很響,許多其他人治不好的疑難病癥都被他治愈,可以說是天下第一名醫(yī),沒有人的醫(yī)術(shù)超過他。坊間都有傳言,若是孫道長治不好的病,那就根本不需要找其他的人診治,也不需要再用什么藥,肯定是沒有希望,在家里等死就是了。
孫思邈居于終南山宗圣宮,并不經(jīng)常來長安城,也就極少在長安城內(nèi)開堂坐診,宗圣宮離長安城近百里之遙,一般的人不可能跑大老遠找他看病,生病的人也吃不消長途的顛簸,因此長安城的住民很少有機會能找孫思邈看病。在終南山宗圣宮孫思邈雖然也接待來找他診看的病者,但他一年之內(nèi)很多時候又外出采藥,因此一些人即使跑到終南山去找他看病,都不一定能找得到他。
如今的普通百姓家中并不能說富足,雖然吃穿不用太犯愁,但家中有很多閑錢的并不太多,大部只會有了重病時候才會找醫(yī)生看,一些較輕的病癥不一定會找醫(yī)生診看的,除非是那些官家或者家境富裕的人家,才會在一些小恙小病時候,找人看病。普通百姓家里的病者,生了小病,熬著過幾天可能就好了,特別是傷風(fēng)感冒之類的普通病癥,大部分人過幾天就會自然好。只有那些一段時間熬下來不能好的,或者病情加重了的人,才會找醫(yī)生看病。而生了重病的百姓,即使知道孫思邈能治愈他們的病,但大多生病的人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體力跑上這么遠的距離去找孫思邈看病。
孫思邈的名氣大,這個人脾氣也怪,前朝的幾個皇帝及大唐的幾代皇帝邀請他去當(dāng)官都被他拒絕了,這樣的怪人讓人更是敬畏,一些小病普通百姓甚至達官貴人家都不敢去叨煩這位受人尊敬的神醫(yī),連那些終南山宗圣宮附近的百姓,也只有在其他醫(yī)生無法治愈自己的病癥時候,才會去找孫思邈診看的,因此居于終南山宗圣宮的孫思邈每年診看的病人并不是很多。這次孫思邈在長安城內(nèi)為普通百姓診病幾天,還有一些藥物會贈于那些家中窮苦百姓的消息,讓人聽了確實興奮,在孫思邈坐堂的第一天,開門鼓后,客棧外就擠滿了前來看病的人。
因來看病或者看熱鬧的人實在太多,負責(zé)長安城內(nèi)治安的金吾衛(wèi)軍士都過來維持秩序了。
開堂坐診的這幾天,不只孫思邈為長安城內(nèi)的百姓診病,孫思邈的兩位男弟子,王沖和劉海也同樣為百姓診病,最小的寧青為三人打打下手,主要是替孫思邈寫藥方。
陳易應(yīng)孫思邈的要求,換了一身尋常人家男子的衣服,坐在孫思邈邊上,當(dāng)作一名學(xué)徒模樣的人,看孫思邈為人診病。孫思邈也和陳易說了,在他診病過程中,若有什么不對的地方,都請陳易指出來。
孫思邈提這樣的要求,讓陳易再次汗顏后非常的震驚,他有一種感覺,這位神仙一樣的老道肯定是看出了他哪里的不同尋常,不然不可能和他說這樣的話的!
陳易甚至有這種感覺,孫思邈可能猜測到他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人,這從孫老道對他的態(tài)度及一些言語上可以看出來。這個世界上原本就有許多人、許多事不能用常理來解釋,歷史記載孫思邈相人之術(shù)可是非常準(zhǔn)確的,什么人以后有什么命運能說個八九不離十,類似的半神半人級的人物還很多,如袁天罡、李淳風(fēng)師徒,還有一代名將裴行儉等,這些都是妖孽級的人物,或許他們有超凡的能力,能看到或者探查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不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及能力很難用合理的理由來解釋。
陳易不知道孫思邈到底看出了他什么,他也不清楚在陪孫思邈診病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