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給他一塊地,給他一份工,你看他做不做?!?/p>
月華沉默片刻。
“所以,你的意思是,大周境內(nèi),很多人吃不起飯,是因為沒有事兒做的緣故?”
“那這跟你修路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路造好了,我就能帶人穿過這滿滿大山,去武安關(guān)做生意?!?/p>
“我賺了錢,我就能夠鋪更多的路。”
“那換句話還說,他們鋪好了這條路,是不是就有更多的路可以鋪?”
月華愣住了。
“好像……是?!?/p>
“回到咱們剛才的話題,是人走出了路,還是路引領(lǐng)了人。”
“其實很簡單,人之所以會有路,是因為人有目標(biāo),有需求。”
“人需要去打獵,遷徙,去干活,慢慢地就走出了路?!?/p>
“但這實在太原始了點?!?/p>
“而路,其實反過來是可以作為人的一種引導(dǎo)?!?/p>
“如果兩個城一樣的距離,去北城沒路走,但是去南城有寬闊的大路?!?/p>
“你會選擇去哪個城?”
“當(dāng)然是南城了!”
月華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回答。
“你看,這就是路的作用。”
“作為一個商人,咳咳,一個縣令?!?/p>
“我要做的,就是利用修路來讓縣內(nèi)的村民賺到錢?!?/p>
“同時,帶動更多的崗位,來讓村民后面也可以賺到更多的錢?!?/p>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月華眼前一亮。
“路不只是路,路只是一種讓利與民的方式。”
“就像秦大人手里還在建設(shè)的新河縣。”
“雖然沒有建設(shè)完,但大量的人已經(jīng)開始涌入縣內(nèi)做生意。”
“大家賺錢了,花錢了,錢就會生錢,”
“大家都會變得越來越有錢?!?/p>
“修好了這條路,如果開通一條商道,那么就會有更多的人從中間收益?!?/p>
“有人可以開始制造商品,有人可以開始經(jīng)營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