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徐朗這些第一次組織youxing的人來說,這一切都很新奇,很陌生。從電視上看比人youxing,和自己組織youxing完全是倆回事。
當你在看電視的時候,你巴不得youxing出點什么事情,可以讓自己看看熱鬧,但是,當你最組織youxing的時候,你就要求神拜佛的保佑youxing可以順利進行,千萬不要出什么意外,否則,這么多人的youxing,可真不好辦啊。
不僅僅是徐朗這邊,與此同時,在華夏其他城市,還有上百個youxing隊伍一起在youxing,只是youxing隊伍的人數(shù)有多有少,多的,像徐朗這樣有上萬人,少的,只有一倆千人,雖然這次youxing的組織者都是新手,也沒有什么經(jīng)驗,一路上磕磕絆絆的鬧出不少笑話,但是在這個歷來就沒有幾次youxing活動的國度,徐朗他們的行動,還是在第一時間就吸引了無數(shù)媒體的目光,而這些媒體,可不僅僅只是娛樂媒體了。
何洋是京都晚報的一個老記者了,這家報社雖然看著不大,但是在京都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幾份報紙之一,報社一直遵循的就是“真實,貼近生活”原則。報紙的主要報道內(nèi)容就是京都范圍內(nèi)老百姓家的事情,或者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guān)的報道。
只是,隨著如今社會的發(fā)展,各種報紙層出不群,而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喜歡看的新聞,就一直在變化,如今,單單只是真實和貼近生活,已經(jīng)不足以讓報社繼續(xù)很好的發(fā)展下去了。
所以,如今,報社的很多人都在想盡辦法的希望可以既不背離報社的主題初衷,又可以與時俱進的為報社增添新的活力。
今天是星期六,何洋不用上班,但是在家里也坐不住,于是,干脆掛著自己的老舊相機去大街上轉(zhuǎn)悠,希望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有意思的新聞。
就在何洋走走停停的從一個胡同口出來之后,突然看到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和小孩子在往前跑,何洋驚奇之下,一把抓住一個路過的小孩子問道“小朋友,你這是要去哪???大家這么著急是出了什么事情嗎?”
小孩子是一個十多歲的小學生,被何洋抓住胳膊就有些著急,“前邊有人youxing,大家都去看熱鬧了,你快放手,再不去,就沒有好位置了。”
“youxing?”何洋有些詫異的重復道。
趁著何洋一愣神的功夫,小學生一使勁掙脫了何洋的手掌,立馬像個小馬駒一般沖了出去。
何洋看著一眨眼就消失在路口的小孩子,不由的笑了笑,然后也是大步跟了上去,他倒要看看這個“youxing”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洋走到路口,轉(zhuǎn)頭一看,就可以看到右邊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沾滿了人群,有大人,有小孩,還有拿著鞋墊,背著孩子的婦女,大家笑笑鬧鬧的站在墻邊,不是看一眼向這邊走來的youxing隊伍,那巨大的youxing口號聲已經(jīng)一浪高過一浪的涌來。
“支持沉-淪樂隊!”
“反對歪曲報道!”
“沉-淪樂隊加油!”
何洋雖然已經(jīng)快四十了,但是因為兒子喜歡那些轟隆隆的音樂,所以何洋對于兒子最細化的沉-淪樂隊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尤其是,最近各種娛樂報紙上的負面報道,以及兒子憤憤不平的反駁,讓何洋對這個沉-淪樂隊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為了怕兒子學壞,所以,何洋還特意去沉-淪樂隊的官網(wǎng)上去看過,也仔細搜集過關(guān)于沉-淪樂隊的新聞,最后,他得出結(jié)論,這個樂隊的音樂和形象基本是一個正面積極的,那些娛樂媒體上的報道都是抹黑歪曲的新聞。
因為兒子的原因,何洋也基本了解了沉-淪樂隊和娛樂圈那些大佬的矛盾,作為要給追求事實,追求真實的老記者,何洋在心里其實是挺支持沉-淪樂隊的做法的,他兒子還曾經(jīng)想要何洋在報紙上幫幫沉-淪樂隊,為沉-淪樂隊說說話。
但是作為一個和娛樂圈風馬牛不相及的晚報記者,何洋除了哭笑不得的拒絕,實在無話可說。
然而,現(xiàn)在,當何洋看著周圍擁擠在一起,一邊話著家長里短,一邊等待著youxing隊伍的老百姓們,何洋突然覺得,此時此刻,沉-淪樂隊的新聞也不是不可以出現(xiàn)在晚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