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
談到此事,鹿語階仿佛打開了話匣子一般,滔滔不絕地說起與尋歌之間的往事,從表情看得出來,他是格外喜歡這位忘年之交,但又為她格外惋惜。
“可是,尋太傅不是年紀輕輕便高中狀元嗎?”顏子衿不由得好奇,顏淮正想為她解釋,奔戎卻走到門口朝著眾人拜了拜,這才向顏淮開口。
聽聞那孩子似乎有悠悠轉醒的跡象,顏淮惦記之前他口中的那句“楊家”,見狀有些坐不住起身朝鹿語階告辭,正想把顏子衿也一齊帶走,但顏子衿此時注意力都一直放在那位尋太傅身上。
鹿語階也看出來顏淮有些猶豫,
便主動開口道:“我見小友有話要說,既然謹玉你有事在身,她暫且留在這里也行。”
顏淮看了一眼顏子衿,那邊確實不太好帶著她過去,于是讓奉玉她們留在這里,自己則快步跟著奔戎離開。
“這茶涼了,”鹿語階說著讓人重新為顏子衿換茶,看來顏淮這回去估計要花不少時間,“尋歌確實二十二歲就高中狀元,但是你知道她幾歲開始參加科舉的?”
“幾歲?”
“十歲。”
“十歲!”顏子衿頓時瞠目結舌,她只知道尋太傅當年從縣試一路走到殿試,金榜題名時不過二十二歲,已經(jīng)算是大齊近百年來最年輕的狀元,但她沒想到此人竟然十歲便參加了科舉。
“要不是那考官嫌她年紀太小,故意卡了她一年,她九歲就上考場了。”鹿語階哼笑一聲,似乎還在對這件事耿耿于懷。
顏子衿掰著指頭算了一下,若十歲便上了考場,按著時間算,十八歲時便應該有機會參加殿試,可是如今來看,卻是二十二歲?
“可是若按這個來算……”
“她應該十八歲就高中狀元了是嗎?!甭拐Z階說著,踱步行至一旁的書架,上面掛著一副《空谷幽蘭圖》,瞧著似乎有好一段年頭了。
“你可知,大齊曾經(jīng)也有女子為官的時候?!?/p>
“我……錦娘不知?!?/p>
“啊,是我老糊涂了,那是兩百年前的事,朝中眾人對此諱莫如深,你不知道也沒什么?!?/p>
“愿聞其詳?!?/p>
聽見顏子衿幾乎不加猶豫地開口,鹿語階笑了一聲,走回到椅子上坐下:“兩百年前,大齊,準許她參與殿試,但僅有這次機會,若她無法奪得第一,便絕了此心。”
盡管如今結局眾人皆知,但鹿語階每每聊起此事,還是不由得回想起那一年的中秋。
金鑾殿上,殿試者八人,六部尚書悉數(shù)到場,又特地請了當代大家謄抄,一份呈與眾尚書與陛下評判,一份張貼于宮外城墻,供眾人評價。
最后是一篇《昆侖賦》力壓眾人脫穎而出,禮官當眾宣讀圣旨時,京中眾人熙熙攘攘擠在宮門,皆好奇這篇賦文的作者是誰。
隨即宮門大開,只見白馬紅衣,金冠玉持,今朝意氣風發(fā)者,正是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