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得到昭武帝的明確態(tài)度前,四大世家就算布置妥善,也不敢輕舉妄動。
今晚昭武帝親自現(xiàn)身,這是東風自己刮過來了。
“勤王義舉”
就定在今晚。
璃王大婚,太上皇的鑾駕始終未至,昭武帝的龍輦也不見蹤影。
可朱雀大街上,文武百官的轎馬卻排出了三里地去。
說白了,天家父子置氣,那都是宮門里頭的家務(wù)事。
若太上皇當真惱到要廢黜親子,何至于讓禮部按親王制頒寶冊?
這道理,滿朝文武心里都跟明鏡似的。
于是幾位閣老甚至暗中較著勁兒,看誰家送的翡翠麒麟更得璃王青眼。
所以該備的賀儀一樣不能少,該喝的喜酒半盞不能落。
只是今夜——
皇城四門的戍衛(wèi)名冊上平白少了數(shù)十余人,朱雀門當值的則是兩個剛提拔的副尉。
戌時的交班比平日早了半個時辰。
原本該在角樓值夜的弓箭手,臨時被調(diào)去了庫房清點明日璃王祭祖的禮器。
西華門外的巡防營駐地,飄來陣陣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