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第二集,播放量是250萬,行業(yè)排名第20。
這次,數(shù)據(jù)下滑到了180萬,行業(yè)排名30開外。
明眼人都看出了,這部劇徹底完了。
在第一集雄起后,迅速滑落。
滑落的痕跡其實從第二季下半段就可以找到,從那時候起,這部劇的點播量就在下滑。
第三季雖然意識到問題,針對性地彌補了,但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
這部劇的口碑壞了,玩梗,打擦邊球,在經(jīng)歷第一季的新鮮感后,觀眾不再買賬,只剩下油膩、惡心的標簽。
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小戲骨之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三集迎來大爆發(fā)。
在經(jīng)歷過去一周的大討論后,《小戲骨》的關(guān)注度飆升,全網(wǎng)熱度達到70,比《金科長》最高峰時的66。18還要高幾點。
而點播量,在上周的50萬人次基礎(chǔ)上,突飛猛進,達到了102萬,位列網(wǎng)站第二。
僅次于今年影視部的扛把子《陌生來電》。
這些,只是在制片廠自己的視頻網(wǎng)站上的數(shù)據(jù)。
第三集增加了企鵝視頻網(wǎng)。
那邊的點播量高達120萬人次。
兩者相加,第三集的點播量達到222萬人次,位列行業(yè)同期第24。
朱若浦一邊介紹,一邊情緒復(fù)雜。
冰火兩重天。
原本給予厚望的《金科長》如雪崩般不可挽回,而原本以為是小打小鬧的《小戲骨》,卻引起社會大討論,撐起了《金科長》瘸的那條腿。
要是《金科長》沒有痿,《小戲骨》又雄起,那該多好。
朱若浦心事重重地結(jié)束會議,一個電話把他叫到副廠長辦公室。
“《金科長》怎么回事?講講。”副廠長唐浩問道。
他是制片廠主管影視部門的副廠長,當初參加過《金科長》和《小戲骨》開機儀式。
這兩部劇是他今天叫朱若浦來談話的原因。
《小戲骨》是好事,《金科長》是壞事。
他先問的是《金科長》,因為這部劇花費廠里太多資源,如今卻如此糟糕,他也要面臨廠長辦公會的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