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浩呢,『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下,然后打開一些新聞網站和社交媒體,開始翻看起來。
盡管他有最夠的信心來應對這些記者們的刁難,但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難免到時候發(fā)生一些意外狀況。
而且,他也想看一看網絡上的反應?,F(xiàn)在距離發(fā)布會結束已經十幾個小時了,更多的信息也都被發(fā)布在了網上。
一些專業(yè)人士怎么看,普通網友又怎么看,這也是他很想要知道的。
不出他所料,今天上午的媒體焦點基本上都放在了他們昨天的發(fā)布會上。一些媒體的頭條都是它,即便不是首頁頭條,科技板塊的頭條也都是它。
甚至一些媒體還開設了專欄來介紹這次所發(fā)布的一些產品,以及前線所發(fā)回來的一些現(xiàn)場體驗的報道。
大家的關注焦點主要放在了兩個方面,一個就是他們的高『性』能眼鏡方面,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則在那件一體式體感與觸覺仿真衣上面。
相對于眼鏡方面普遍的贊許聲,在這件一體式體感與觸覺仿真衣上面,爭論卻很激烈。
爭論的焦點也有兩個方面,第一個那就是這件一體式體感與觸覺仿真衣是否真的如他在發(fā)布會上所說的那樣,能夠模擬人體皮膚在觸碰外物時候的觸覺。
有人認為這是真的,因為吳浩他們所說的這種類似于包裝薄膜氣泡的氣泡陣列加壓材料是可能模擬出人體觸覺的。
而且吳浩他們本身就在集群陣列控制技術上面有優(yōu)勢,所以能夠研發(fā)出這樣的技術并不意外。
認為是假的人則覺得人體皮膚的觸覺系統(tǒng)十分敏感,在接觸不同物體時候所感受到的觸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怎么可能會有東西模擬出真實觸覺來。
另外,如果真如吳浩臺上所說的那樣,整件衣服里面遍布了大量的這種類似于包裝薄膜氣泡的氣泡陣列加壓材料。
以最小數(shù)量計算,這一套衣服下來也是數(shù)萬個。如何統(tǒng)一控制這些氣泡陣列,這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這些人認為,以浩宇科技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到這樣的技術。
另一方面,大家也對于這套一體式體感與觸覺仿真衣的安全『性』和**『性』提出了質疑。
質疑這套衣服安全『性』的網友和專業(yè)人士,他們擔心如果這套衣服真的擁有能夠將虛擬信號轉換為實體觸感信號的功能。那么會不會將虛擬攻擊轉換成實體攻擊,從而對穿戴使用者帶來傷害。
這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虛擬攻擊轉換為實體攻擊的網絡安全問題。
而第二個大家擔心的則就是**和防『騷』擾方面的問題。**方面,這件衣服會不會將穿戴使用者的一些身體信息泄『露』到網絡上。而防『騷』擾方面,會不會有人在網絡上對你進行相關的『騷』擾,從而通過這件一體式體感與觸覺仿真衣轉換為對于你身體的一種『騷』擾。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網友們對于未知所產生的一種恐懼。想要擺脫這種恐懼和擔憂,最好的辦法還是親自上手體驗一下。
這也是為什么吳浩要在這么多家線下品牌體驗店同步開放體驗活動的原因,就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套設備,從而打消他們心中的憂慮,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