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米也就多掏幾下的事。
挖出階梯模樣的上游河入口,將底部按壓結(jié)實(shí),把階梯的拐角都抹圓滑,讓瀑布水流看上去更柔和唯美一些,通過二級臺階圓潤地落入最下方的湖泊。
王玟拍拍手掌,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杰作。
下方巨人也拍拍手掌,發(fā)出轟隆隆的巨響,嚇得村莊村民嗷嗷叫,往后方退得更遠(yuǎn)了些。
上游河口處理完畢。
接下來就是大工程了。
在王玟的計(jì)劃中,為了避免未來再次發(fā)生水患,他打算將下游河口整體改造。
升在空中可以很好地看到,湖泊下游處也有許多村莊小鎮(zhèn),如果只是將湖底挖空,未來天長地久日積月累水位還是會升上來。
只有將下游河口同步降低,并且朝對岸的碎石灘拓寬整個通道,讓湖泊不再是湖泊只是一個小弧度的拐角,水患自然不復(fù)存在。
想好就做。
水石巨人伸出滿是泥土的手掌在湖里洗了洗。
開始動手刨坑。
它接下來的目標(biāo)是河流拐角內(nèi)灣處的整片碎石灘。
沿著剛剛親手堆成的“淤泥山”外圍,把多余的碎石灘統(tǒng)統(tǒng)挖掉,堆到內(nèi)灣深處形成一片以“淤泥山”為首的群山連綿之勢。
剛剛挖開碎石灘,河水就流了過來。
王玟想了想,覺得這樣不太像專業(yè)“玩泥巴”的,就在上游河口用挖出來的碎石泥土堆了道堤壩,先把淘氣漫過來的河水擋住。
然后再慢慢挖下游的碎石灘。
一層層往下“扣”。
那些小一些的石塊能扣動的都扣掉,實(shí)在扣不動的大石就由它嵌在那里,作為一種奇石景觀也不錯。
等大片碎石灘統(tǒng)統(tǒng)挖開,深度降到和湖底差不多,站在飛艇往下看,原本像是一個“l(fā)”形的拐角,如今變成了“◣”形。
湖面寬了至少三四倍。
那條斜邊還堆了好幾座跟水石巨人差不多身高的大山。
除了還沒長出綠植之外,簡直堪稱鬼斧神工奇觀異景!
這些山體都是肥沃的湖底泥堆積而成,相信未來也不會缺少綠植。
原本荒蕪的碎石灘能夠改造成如今這番景色,王玟對自己“玩泥巴”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感到滿意。
為了安全,他操控巨人將山體盡量壓實(shí)一些避免滑坡,重心盡量放低,能往后倒也不能往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