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身上還掛著一條泛著油光的粗布圍裙,便穿過馬路朝陳大山跑了過來:“大山兄弟,你可算是來了!”
“快,快去我那,把羅師傅給你送來的東西搬走!”
“聽他說那兩包東西值大幾百塊,我這些日子就沒睡過一個整覺,生怕壞了丟了賠不起……”
南方沿海地區(qū)確實是比上陽縣這種小地方,要發(fā)達得多!
陳大山上回跟羅紅軍碰面的時候,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說了一下,沒想到對方還真就給他弄來了兩大包定制的拉鏈和紐扣!
這些東西有好幾種顏色和款式,無論是拉鏈頭還是紐扣正面,全都壓上了慧蘭服飾的品牌logo!
有了這些東西,慧蘭服飾的品牌形象,也就可以再往上提升一個檔次了。
不過此刻陳大山雖然很高興,卻又還沒到驚喜的地步。
手工繡制商標(biāo)雖然是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仿造,卻是十分的費時費力。
而且長期久坐,動不動就要點著煤油燈加夜班,對趙慧蘭的身體和眼睛的傷害也不容忽視。
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慧蘭服飾將來就不可能做大。
陳大山記得這個年代的南方沿海城市,是已經(jīng)有了機械繡花廠的。
因此之前跟羅紅軍提到定制拉鏈和紐扣的同時,也委托了他幫忙找找相關(guān)門路。
此刻對方既然是只送來了拉鏈和紐扣,那也就說明機械繡花的事,很可能是辦不了。
而正當(dāng)陳大山多少有些失望的時候,出去找火柴把煙點上了的老吳便再次走了進來:“羅師傅還有話讓我?guī)Ыo你!”
“他說你要的幾樣?xùn)|西都不便宜,這拉鏈和紐扣是因為有熟人幫忙,想了很多法子才弄到的!”
“那啥繡花雖說也能做,但價格確實是貴得有點嚇人,而且要的少了廠里還不接活!”
老吳說著說著便撓起了頭:“時間太久,我也記不太清了!”
“他當(dāng)時說的好像是……有啥東西得用手編,還要按針數(shù)算錢……”
“反正意思就是得當(dāng)面問過你的意思再說!”
用手編?
陳大山只是微微一愣,便猜到的羅紅軍說的應(yīng)該是手工編程。
不管怎么說,只要能做就是好消息!
就算現(xiàn)在規(guī)模還小,不可能大批量定制,等將來慧蘭服飾擴大規(guī)模的時候,終究是能夠用上的!
拎著兩包東西從老吳家小飯館出來以后,陳大山就徑直走向了供銷社。
而他剛到附近,便聽到一旁小巷子里,傳來的李春梅的尖銳的嗓音:“我是答應(yīng)了工資全都交給家里,可這不是還沒發(f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