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棋長這么大,不是沒有遇到過對他付出善意的人,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目的,所以他往往會在那些人展露自己的目的之前選擇拒絕那份善意,如果拒絕不了,那就想辦法扯平。
互不相欠就是他的行事準則。
而寅遲的緘默,讓他愿意相信他的“喜歡”,可相信不代表他就要接受,為了斷開他們之間的因果,他需要和寅遲“扯平”。
所以他也需要付出,所以才會替寅遲掩飾。
直到寅遲逼問他之前,方棋都是這么想的。
他是為了兩不相欠。
可如果只是為了“因果”,為什么別人不行?
如果他的因果線是在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身上,如果他從一開始遇到寅遲時就知道了因果線為什么會在他身上,他還會愿意為了“掩飾”把自己也搭進去嗎?
不會。
如果換了一個人,就算是有他一無所知的十多年,就算有人為他付出了再多,他也會不為所動。
看到有他參與卻不屬于他的記憶時,他有所動容,不是因為有人為他付出,而是因為為他付出的人是寅遲,所以他才會動容。
他愿意被人誤會,也是因為別人眼里和他有著特殊關(guān)系的人是寅遲。
早在他知道那十多年的“因果”之前,他每一次被牽動情緒,每一次放松底線的妥協(xié),似乎都是因為寅遲這個人。
而在他知道“因果”之后,他所做的所有事也不是因為“因果”,只是因為他早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陷進去了。
方棋剛放松了沒一會兒的手又再度握緊了。
他半天沉默,寅遲忍不住追問:“你的過去怎么了?”
方棋沉吟了一會兒,最終搖了搖頭,又抬眼看向他,反問道:“那你呢?”
寅遲:“什么?”
方棋道:“你為什么喜歡我?”
把玉佩拿給謝辭之后,方棋就沒再“夢”見過寅遲的記憶,如果他們那十多年的記憶重疊,以方棋對自己的了解,他獨來獨往,在任何年齡段都不合群,孤僻又沉悶,所以他不明白寅遲的喜歡從何而來。
寅遲眼睛淺淺地彎了彎,“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愿意拿親密關(guān)系當掩飾,說明他對另一個人起碼是有意的,你回避問題的話,我可以當你默認你也喜歡我嗎?”
方棋:“……”
方棋默不作聲地看著他,并不打算接他的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默認。
寅遲微微一怔,薄唇輕抿,回答他之前的問題:“為什么喜歡……你想聽哪方面的?內(nèi)在還是外在的?”
他依舊不提那十多年的事,方棋也不知道怎么開口,但他也沒自戀到喜歡聽人吹自己的彩虹屁,所以在寅遲開始“夸”他之前打斷道:“我記得你之前說過,你從……你逃回去之后,因為身體原因,一直被關(guān)著。”
寅遲不知道他怎么突然說起這個,輕聲道:“嗯?!?/p>
方棋:“那期間你有接觸過其他人嗎?”
寅遲:“……沒有?!?/p>
方棋:“上大學之后,你一直待在書店,很少去學校?!?/p>
寅遲:“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