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武點頭道:“這是當然的嘛!不通過常委會的討論,我們也做不成這么大的事情。你放心,這么好的金點子,大家肯定都會支持。這樣好了,下周的常委會,我提出議題,屆時會邀請你列席常委會議,請你在會議上,向大家闡述這個項目的奧義?!?/p>
張俊射出的利箭,又回過來擊中了他自己的眉心。
不過他也不慌。
方案書很容易做出來,難的是貸到兩百億。
如果董志武真能貸來兩百億,張俊還真想在西州好好干一番事業(yè)!
張俊回到自己辦公室后,打開電腦,開始寫文旅開發(fā)規(guī)劃書。
剛才他是隨便說說的,現(xiàn)在卻要認真創(chuàng)作。
張俊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對文旅事業(yè)也有一套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法,一個規(guī)劃書而已,還不是信手拈來?
他花了一天兩晚,寫好了規(guī)劃書,又潤色了兩遍,覺得還是不夠盡善盡美。
這天,他把西州市博物館的館長,西州市幾所大學的校長,市志辦等單位的同志,都請了過來,向他們請教。
張俊開門見山,說我市要發(fā)展文旅事業(yè),然后把自己的創(chuàng)想說了出來,請大家獻計獻策。
“各位,我市歷史上有哪些名人?著名的詩詞家,又有哪些人到過我市?他們在這里留下過什么樣的詩篇佳作?你們都是這方面的專家學者,應(yīng)該比我更清楚?!?/p>
大家各自獻言,說出許多西州歷史上的名人來。
張俊聽了,覺得這些人都不夠咖位,道:“還沒有更厲害一些的人物?唐宋八大家,還有唐代的大詩人之類的,他們有沒有寫過跟西州有關(guān)的詩?”
博物館的館長說道:“張市長,據(jù)我所知,好像沒有。”
張俊淡淡的道:“過去了那么久,有些詩文沒有在歷史文獻上記載下來,也是有可能的。我們要的是名人效應(yīng)!要不你們再想想?再找找?”
市志辦來的是個副主任,是個中年男人,名叫施政光,他似乎領(lǐng)悟到了張俊的意外之意,說道:“張市長,我在市志辦的文獻當中,看到過一些名人前來西州旅居的記載,其中也有不少他們寫下的詩文,不過真假難辨?!?/p>
張俊點頭道:“李杜詩篇萬世傳,但是他們一生當中寫過不知道多少首詩,真正流傳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湮沒在歷史塵埃當中的就更多了嘛!只要詩文寫得好,真真假假,誰又分得清呢?你回去以后,好好整理一下相關(guān)的資料和文章,我明天就要?!?/p>
施政光心領(lǐng)神會,笑道:“張市長,請你放心,我這就回去整理?!?/p>
張俊滿意的點點頭,心想還是體制內(nèi)的公務(wù)員更懂揣摩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