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韓正賢在臨死之前,卻特意留下遺言,原諒了他們。
念及父親的生養(yǎng)重恩,韓松豈能不痛哭流涕?
馬紅旗和張俊請了幾天假,陪同韓松等人處理韓正賢的后事。
韓家人脈深廣,韓正賢在南方省工作了一輩子,門生故舊很多。
而韓松現任國家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的會長,認識諸多達官顯貴、商場精英。
前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
韓松和馬紅旗、張俊的關系,也算不錯。
這邊來了什么重量級別的人物,韓松都會主動介紹給馬紅旗和張俊認識。
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如果覺得對方對自己有用,就會主動添加聯系方式。
微訊的使用,已經十分普及。
張俊雖然很少玩,但也不知不覺間,添加了幾百個人的微訊號。
在韓正賢舉辦喪事期間,他更是添加了幾十個人的微訊。
有人翻看了張俊的朋友圈后,問他道:“張俊同志,我看了你的朋友圈,看到你最新發(fā)的那條朋友圈,你們洛山縣在搞生態(tài)文旅項目?”
張俊發(fā)那條朋友圈,不過是趕時髦,當然也有廣而告之的作用。
聽對方提及,張俊便回答了一聲是的。
兩人隨即聊了起來。
此人是韓松的朋友,名叫劉萬良,是個紡織業(yè)的大佬,正想找個地方種植萬畝棉田,問張俊道:“棉花能成為你們生態(tài)文旅中的一環(huán)嗎?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到洛山縣投資,種植萬畝棉田?!?/p>
張俊咦了一聲,說道:“劉董,那當然可以了!棉花不僅是作物,同時也可以做為一個生態(tài)旅游景點和研學基地來打造。游客們看膩了金黃的油菜花、潔白的梨花、粉嫩的櫻花,來看看棉花也是一種別樣的感受?!?/p>
劉萬良笑呵呵的道:“我們常說的棉花,其實是棉花的果,棉花另外還有花,花開之后才結成棉花。要說美景,棉花的確也很美,而且花期長,能觀賞很長時間,做為研學基地也是不錯的。張書記,你哪天有空,我去你們洛山實地考察一番吧?”
張俊當然是求之不得,說道:“好?。g迎劉董來我們洛山縣考察投資!冒昧問一下,我對棉花種植不太懂,萬畝棉花,大概投資多少?”
劉萬良笑呵呵的道:“租地種植棉花,每畝的成本大概在兩千塊錢左右,一萬畝只是個概數,我們總投資應該在三千萬到五千萬之間。”
張俊喜不自禁,道:“太好了!劉董!這可是一個大投資項目!你是我們洛山縣的貴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