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給到大漢未央城。
或者說,大漢未央城此刻處處是舞臺。
游客們進未央城,就能領(lǐng)取一個面具,有游客認出來,這是儺戲面具。
雖然粗糙看著就是義烏貨,但好賴有點代入感嘛。
百戲藝人成群散落在各個角落。
表演著各種拿手絕活。
比如演著蚩尤戲的,三兩組合的壯士頭戴獸角,一般是牛角,化身牛頭人互相角力,那干起來是真不帶絲毫表演性質(zhì),純粹的野性美在夜火之下肆意展現(xiàn)!
這玩意就是摔跤的祖宗。
足球的祖宗也在街頭巷尾表演著,蹴鞠手周圍個樂手伴著樂。
球在腳上,頭上,身上翻飛著,時不時還得拉上個游客相互互動,在炫技的同時,身體也跟著音樂舞動著。
此為蹋鞠舞,從古至今,路邊的石子要踹兩腳的基因深深刻在身體之中。
在未央城,你不需要擠到前排,因為你的身邊就是舞臺。
比如游客走在路上,轉(zhuǎn)過頭,發(fā)現(xiàn)一個百戲演員舉著根桿子,正納悶這是干嘛呢,就聽的周圍人一陣驚呼,尋著目光看去,才見另一人在桿子的另一端,也就是在天上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
此為尋橦。
更夸張的還在隔壁,想來是師父輩的,那長桿子上還有橫桿,足足五個人在上邊演出。
樂師演奏著專門配合尋橦表演的音樂,搭配起來,更是顯得緊張刺激。
就連這音樂,如果沒有他們,在現(xiàn)代,皆是失傳狀態(tài)。
除外,還有更多,扛鼎,沖狹,燕濯,跳丸劍,走索等等,各種演出隨意的在街道上,到處都是演出進行中。
老祖宗們?yōu)榱俗尯笕丝磦€爽,幾乎是調(diào)動了大漢未央城能用的所有員工上場演出。
還是那句話,玩不了精細的咱們大漢就拼人數(shù),拼場面!
各處演出進行的差不多時,號角聲,大鼓聲響起。
此時,所有百戲藝人都停下了演出。
一個個戴上了夸張的面具。
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大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