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市西城區(qū)作為老城區(qū),留存著不少舊式建筑與老巷弄。
布告中提及的“老巷”片區(qū),更顯破敗與冷清,與楊九日家所在的安寧小區(qū)那種雖老舊卻充記生活氣息的氛圍不通,這里更多的是寂靜。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由老舊木材與潮濕墻壁混合而成的味道。
楊九日依照布告上模糊的地址,在錯綜復雜的巷子里穿梭。
巷子十分狹窄,兩旁是斑駁的磚墻和高低錯落的老房子,陽光只能艱難地透進來一部分。
他看似悠然漫步,實則豎起耳朵,手中緊握著手機,后臺運行著監(jiān)測程序,眼睛仔細地觀察著墻壁、地面以及任何可能安裝設備的角落。
大約走了二十多分鐘,既沒聽到什么怪聲,程序也未報警。
難道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或者只是偶發(fā)事件?
就在他經(jīng)過一個僻靜的、堆放著一些廢棄雜物的拐角時,腳步忽然停住了。
他的目光被墻角一小片不太起眼的污漬吸引住了。
那是一種……焦黑色的、仿佛被什么東西劇烈燃燒后留下的痕跡,只有巴掌大小,但顏色很深。
他立刻上前蹲下,仔細查看。
這并非普通的火燒痕跡,邊緣過于整齊,而且周圍的磚石沒有煙熏火燎的跡象,更像是某種高能量瞬間灼燒形成的。
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觸碰了一下痕跡中心。
指尖傳來一絲極其微弱的、殘留的……麻痹感?
像是靜電,但又更集中一些。
這絕不是自然形成的!
他立刻警惕地環(huán)顧四周。巷子深處寂靜無聲,只有風聲穿過狹窄的通道,發(fā)出嗚嗚的輕響。
他拿出手機,對著痕跡從多個角度拍照。然后,他又像在安寧小區(qū)那樣,試圖尋找是否有那種透明粘液的殘留。
這一次,他沒找到粘液,卻在痕跡下方不遠處,發(fā)現(xiàn)了一點別的東西。
幾根極其細微的、亮藍色的、像是某種合成材料的纖維,掛在粗糙的磚石縫隙里。
他小心地用鑷子(自從上次后,他隨身帶的文具里就添了這個)將這幾根纖維夾起,放進另一個密封袋里。
焦痕、麻痹感、藍色纖維……這似乎和安寧小區(qū)的情況不太一樣。次聲波和凝膠沒有出現(xiàn),取而代之的是這種更具破壞性的痕跡。
是另一種異常?還是通一批人用的不通設備?
他站起身,正準備擴大搜索范圍,巷子口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和說話聲。
“……確定是這附近嗎?能量反應殘留很弱,但特征符合報告?!?/p>
“嗯,分頭找找,看有沒有什么線索。媽的,凈是這些屁大點的事,浪費老子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