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前后兩扇門和窗戶“!”的一聲自動關閉,發(fā)出巨響。
所有學生顫抖了一下。
階梯教室形成密閉的空間,像是關上門的微波爐,而學生們則是爐子中即將被烤的食物。
沒有人能救他們。
窗外聽不到任何聲音,窗內也是如此,一切都安靜得可怕。
雞皮疙瘩沿著學生們的脊柱蔓延向上攀爬,在后背啃食、跳舞、狂歡。
喉結滾動,黎泊定定地看著講臺上的那抹白色。
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劫持?拍戲?還是自己在做夢?人怎么能夠自發(fā)地扭轉成那樣?!可這一切都太真實了!窒息地等待了好幾秒后,“老師”的聲音終于再次響起:“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到,請一定要認真仔細閱讀哦,過會兒要喊同學起來回答問題。
”聽到噩夢一般的“回答問題”這四個大字,學生們在心中絕望地慘嚎,立即聽話地把英語書打開,教室里響起整齊的翻頁聲。
學生們紛紛埋下頭,苦讀起來。
黎泊瞇起眼睛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翻譯,生怕錯過丁點細節(jié),剛看了兩行,右胳膊肘突然被旁邊的人輕拱一下。
她微側頭看過去,心下明了。
呂語微的桌面上空空如也,女孩摳著自己的手指,雙手不住顫抖,她抿了抿嘴唇,被淚水浸濕的眼眸中寫滿無助。
顯然是忘記帶教科書了。
救救我。
女孩的眼神這樣說著。
黎泊思索片刻,把攤開在自己面前的書不動聲色地往右邊緩慢挪動些許。
凝神屏氣,她腦袋不動,只抬眼瞄講臺上的人,后者仍然雙手撐在講臺上,微笑著,頭和眼睛不斷地左右轉動巡視學生。
等了好幾秒沒有反應,黎泊又把書往右邊挪過去一點,不敢太過,勉強夠呂語微看清楚上面的單詞。
守則。
雖然剛才問有沒有帶書的時候,沒有人回應,但以自己對班上同學的了解,肯定有不少人忘記帶了,黎泊的前一排左前方就有一個女生一直左顧右盼。
守則中要求學生務必帶教科書,但并沒有明確禁止沒帶的不可以跟帶的暫時和看,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文章一共有三大頁,篇幅很長,復雜的生僻單詞很多。
也會被替換修改,沒想到這就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介紹科學家學術成就和生平的文章,與以前閱讀過的人物介紹文章沒有任何區(qū)別。
主角的名字叫做dong,是個60年代出生的寒門書生,靠著自己對科學的一腔熱血與執(zhí)著成為國內有名的科學家,獲獎無數。
不過具體專攻的是什么類的科學,又獲得了哪些獎項成就,還有文章中各方各面的細節(jié),黎泊雖然認真看了,但沒有看懂。
詞匯量著實窘迫,不認識的實在太多了,反正撿著認識的單詞通篇讀下來,就是這么個意思。
有同桌的學生還可以臨時和看或者伸長脖子偷瞄,沒帶書又單獨坐的就倒大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