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旁有一棵粗壯挺拔虯枝蒼勁的大柳樹,從春到秋飄動著柔曼的枝條。
大柳樹上幾處滄桑的樹眼像一位家族老者時刻關(guān)注著幸福屯里的父老鄉(xiāng)親。
在那棵大柳樹的枝丫上,懸掛著一柄犁鏵,旁邊拴著一個小鐵bang,這相當(dāng)於幸福屯的“響鐘”,只要用小鐵bang敲打犁鏵,犁鏵發(fā)出金屬的響聲馬上傳遍全屯。
大柳樹是麻雀的天堂,夏天也是人們談笑乘涼的好地方。
在那棵大柳樹下有一個很大很平整光滑的青石臺,平時屯里的孩子童們在上面拍皮球,歘嘎拉哈羊拐、豬拐,每天社員上工前聚集的時候,生產(chǎn)隊長王奎就會站在青石臺上講話,分派一天的活計。
牤子來到大柳樹下,站上青石臺,敲響了掛在大柳樹上的犁鏵。
聽到清脆的鐘聲,最先報到的是一條大h狗。
大h狗是牤子家的,狗的名字就叫大h,大h與牤子有著至深的感情。
牤子每天早晨從生產(chǎn)隊回家,大h都跑出來迎接。今天,它見牤子遲遲不歸,就跑出家門。
剛才,聽到了敲打犁鏵的聲音,它便往十字路口方向趕來,遠(yuǎn)遠(yuǎn)就看見了站在土堆上的牤子,大h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般地跑向牤子。
跑到牤子跟前,大h張著嘴巴,吐著舌頭,親昵地圍著主人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剛敲完犁鏵,社員們從家趕來上工還需要一段時間。
趁著這工夫,牤子領(lǐng)著大h回家去取上工揚糞的鐵鍬。
回家的路上,牤子的目光習(xí)慣地注視著前方的一幢三間茅草房。
那幢三間茅草房大門口聚集著一群背著書包準(zhǔn)備上學(xué)的孩子,孩子們正圍著一位穿著對襟青瓷花上衣和深藍(lán)sek子的姑娘。
這位姑娘身材勻稱,長相文靜大方,水汪汪的一雙大眼睛閃動著靈氣和智慧,細(xì)皮的瓜子臉上露著甜美的笑容,兩條扎著紅頭繩的長辮披在身後,脖子上系著一條呢絨線g織的白頭巾,肩上挎著一個帶菲邊的繡花兜。
姑娘整個人站在孩子們中間,如同鶴立j群一般,顯得格外清秀。
只見她俯下身,兩手不停地忙活,或幫小nv孩縷著頭發(fā),或幫小男孩撣著身上的泥土。
姑娘和孩子們的一舉一動,牤子看得清清楚楚。
從那里不時傳來姑娘甜美的說笑聲,就像一縷縷春風(fēng)撲面撩人。
這位姑娘名叫葉以梅,名字是她爸爸起的。
她的爸爸葉坤是幸福生產(chǎn)大隊幸福小學(xué)校的老師,葉坤老師是一位飽讀詩書很有學(xué)問的人。
給自己的nv兒起這個名字,意思是“以葉當(dāng)梅”,葉坤老師解釋為“梅本無葉尚傲雪,葉雖非花當(dāng)以梅”。
屯里鄉(xiāng)親不懂文化人的這般講究,平時都習(xí)慣稱呼葉以梅為小梅。
小梅家與牤子家是東西兩院鄰居。
小梅家在東院,牤子家在西院,小梅是牤子的鄰家小妹。
小時候,小梅和牤子常在一起玩耍,玩過拜天地,過家家。